紅木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
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壹、工藝傳承:包括現在的榫卯結構、人才傳承等。都說明了這壹點。
最早的記載來自《葛古要論》,當時紅木寫的是《鐵力木》。廣西通誌稱鐵力木為“石鹽”、“鐵脊”,產於中國廣東。木頭又硬又重,呈黑紫色。《南越劄記》記載:“鐵木原理甚堅,質初黃,用之則黑。驪山人以為有酬,到卻高價買。”因為材料大,所以用來做大件家具。
《古玩指南》第二十九章介紹紅木時說:“凡是呈紅色的木材,都可以說成是紅木。但世俗界所謂的紅木是壹種木材,專有名詞並非指紅木字。”在硬木中,紅木的價值僅次於紫檀木,但又豐富易得,所以世人認為紅木不如紫檀木值錢。
第二,國際交換和貿易的特點。
紅木木材的大規模使用始於明初的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水手最多、航程最長的壹次,比歐洲各國早了半個多世紀,是明朝繁榮昌盛的直接體現。
根據央視的紀錄片,鄭和帶回了大量的紅木材料。同時為很多沿海地區的紅木產業發展提供了基礎。
第三,藝術作品的特點。
大部分紅木家具都是用珍貴珍貴的木材制作而成,國際市場對完整保存至今的紅木家具青睞有加。精致巧妙的榫卯工藝,或精致華麗,或簡潔流暢的雕刻工藝,以及歷久彌新的文化底蘊,壹直深受眾多消費者喜愛。如明末黃華麗以圓背居首,成交2357.5萬元。
第四,保值增值的特點。
因為材料的稀缺性和技術的持久性,紅木家具的保值和升值是人們公認的。比如清末民初,壹件好的紅木家具可以換成四合院。
生紅木的生長期和成熟期都很長,是幾代人的不可再生資源。目前,國內傳統的紅木材料如黃華麗、酸枝等已基本開發完畢,原料十分匱乏。另外,近年來東南亞國家嚴格控制木材出口,只增加少量木材,市場供應緊張,這從根本上決定了紅木巨大的升值潛力。
據統計,10年黃華麗價格上漲800倍,紅酸枝兩年上漲10倍。至於花梨木新貴,緬甸花梨木,花梨木,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也上演了壹場過山車行情,大漲大跌,後來居上。與同期相比,漲幅達到了100%左右。
雖然市場存在泡沫現象,但總的來說,紅木家具的保值增值是被認可的。
五、中國風的重要體現。
紅木家具是中國家具裝飾的壹種,但它通常被稱為中國風格的典範。從明式家具、清式家具,到古典家具,再到新古典家具的流行,再到現在新中式家具的廣泛認可。這都是因為紅木家具的氣質從產生就具有濃郁的中國風和深厚的中國文化。目前,在國際上,紅木家具從生產到內部文化都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符號。
第六,家族文化和家族感情的特點。
中國人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解釋“家”與“國”的關系。“家”對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從家庭到宗族,到國家,到家和國家。
而家的體現在於家具的選擇。
尤其是新中式家具進入市場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喜歡紅木家具。這不得不說是傳承的壹個重要因素。
(引自《紅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