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若山600年遷徙之路

若山600年遷徙之路

"我父親曾經擁有壹支龐大的艦隊。"說起往事,陳啟文立刻直起身子,用雙手做了個手勢。稀疏的卷發緊貼著頭皮壹動不動,額頭上疤痕般的皺紋也舒展開來,酒紅色的臉閃閃發亮。

是惠安陳移民的後裔。從福建惠安到浙江箬山,老木船需要兩天兩夜。

他說福建老家以前窮,地少人多,只好外遷。爇山三面環海,有天然的避風港。地形與惠安海邊相似,可能是祖先選擇若山定居的原因。據《溫嶺縣誌》記載,明二年(1437),福建惠安陳人遷居若山定居,此後遷徙不斷。

清康熙年間(1683)沿海海禁解除後,許多移居國外的回人回國後沒有房子住,於是壹起出海,大規模移居箬山。隨著陳移民而來的還有朱、郭、胡、黃等姓的漁民,65438年至0437年的移民達到高潮。

600年來,若山人在“尋海”的過程中,不斷拜訪祖居,進而帶動更多的人遷徙。這種遷移模式壹直持續到20世紀50年代實行嚴格的戶籍制度。

陳啟文的祖父和父親都是“乞海”之人,他們在箬山、惠安和臺灣省度過了壹生。祖父死於若山後,海葬於惠安祖佑;他的父親陳昭庫繼承了他父親的遺誌,到他晚年退居若山時,他已經擁有了壹支約200人的船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陳昭庫定居若山,於1955年在若山逝世,享年72歲。那壹年,陳啟文16歲。

陳啟文的母親林連載早年也輾轉於箬山與惠安之間,被稱為“面餃夫人”。

阿泰出生在箬山,五歲被賣到惠安,二十多歲隨丈夫陳昭庫回到箬山。阿泰從惠安帶回了接骨的絕活和“箬山最好吃的面餃”——面餃是從閩南移植到箬山的特色小吃,類似於兩個餃子拼接而成的圓環,裏面包著各種餡料。

晚年的阿泰喜歡坐在石屋門口,抱著隔壁的孩子唱閩南語童謠,“月明,屋明,大姑來梳妝。”閩南語童謠拖著長長的尾巴,舒緩悅耳。

阿泰於1991年逝世,享年84歲。她的兒子陳啟文是她醫術的唯壹繼承人。

20世紀90年代初,陳啟文去惠安見他的兄弟並祭拜他的祖墳。他說當時惠安還很窮,比不上這個地方。

陳啟文的孩子們沒有走出漁村,也沒有學到他們父輩和祖母輩的醫術。

浙江壹個孤島上的閩南花

陳啟文的鄰居,56歲的陳說,直到50年前,若山還沒有直接通往大陸的陸路通道,與陸地分離。

600多年來,若山人沿襲祖先“乞海”的生活,強調“因壹書之誼而互助”,“世代說閩南話,以示不忘根”。

若山話裏,貪得無厭的人叫“普陀廁所”,形容動作緩慢的人會說“所有船都放在臺灣省港”,胖乎乎的孩子叫“美姑”,圓臉的人叫“菱角”,傻乎乎的人叫“藍線”……

箬山人在這種帶有濃郁閩南鄉土氣息的"閩南話"中反復強調民族文化意識,在信仰、服飾、飲食、建築、民俗禁忌等各個方面都保持了祖先的惠安特色。,他們的血脈在600年的遷徙過程中代代相傳。

除了佛教,若山漁民和福建、臺灣省的漁民壹樣信仰媽祖。離若山若村不遠的小倉村有壹座天後宮,又名媽祖廟,供奉媽祖娘娘。離若村不遠處,有壹座“水平王宇廟”,供奉的是夏王宇,希望海人們能和大海打多年交道。我相信水神能守護壹方平安。

每次出海前,漁民都會去媽祖廟和王宇廟燒香求神。請在船尾插入護航標誌。

至今,箬山的老漁翁都戴著像惠安漁女壹樣的帽子,發髻後面插著高高精致的發簪或彩線,喜慶的日子發髻裏插著鮮花。

漁民出海都穿內衣。這是壹種染在樹皮或紅薯汁中的紫褐色土布內衣,可以抵禦風、太陽和鹽水的侵蝕。外套剪成左開襟,方便右手操作漁具,防止海水濺到內衣上。

  • 上一篇:春節是哪個國家的傳統節日?
  • 下一篇:詩詞歌賦,古城墻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