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起源於殷商始末的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活動。它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古老傳統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的春節是指從臘祭在臘月初八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到正月十五的祭竈,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
春節手抄報的內容:年夜飯
除夕夜全家人壹起吃團圓飯是壹個重要的習俗。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是壹個家人團聚的好機會,尤其是隨著許多人工作越來越忙。除夕夜的團圓飯也叫除夕。根據宗谷對荊楚時代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期就有吃年夜飯的習俗。過去,壹家人壹起工作,在家裏做壹頓豐盛的晚餐。現在有些家庭為了省事,直接把年夜飯的地點放在酒店。無論在哪裏吃飯,團圓的主題都不會變。
春聯,俗稱“門當戶對”、“春帖”,是對聯的壹種。因為它們是在春節期間張貼的,所以被稱為春聯。春聯的壹個來源是符濤。起初,人們用桃花心木雕刻人物,掛在門邊以辟邪。後來他們把門神畫在紅木上,再簡化,把門神的名字寫在紅木板上。春聯的另壹個來源是春貼。古人每天在立春的時候貼“宜春”二字。
春聯真正的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倡導有關。據史書記載,有壹年過年前,朱元璋下令家家戶戶貼壹副春聯,以示慶祝。最初春聯是刻在紅木板上的,後來改寫在紙上。紅木的顏色是紅色,寓意吉祥避邪,所以春聯大多用紅紙書寫。
春聯堪稱中華民族獨創的藝術奇葩,因其雅俗共賞的特點而深受壹代又壹代人的喜愛。有人曾這樣總結春聯:“兩行字撐天地;壹副對聯,評古漢。”貼春聯是新年的壹個重要民俗。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色的春聯。壹副副喜慶溫馨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接新年、憧憬新生活的美好願望。
春節的由來
關於春節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幾種,如春節起源於臘祭、春節起源於巫術儀式、春節起源於鬼節等。,但普遍認為春節漲在虞舜時期。
公元前2000多年的壹天,舜做皇帝,帶領部下拜天地。從那時起,人們就把這壹天當作壹年的開始。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被稱為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