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起源於南戲,是以明清時期流入廣東的海鹽、益陽、昆山、梆子等劇種為基礎,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而形成的。清代鹹豐、道光年間,廣東地方班以“梆黃”(西皮、黃兒)為表演基本調,並兼收高腔、昆腔和廣東民間音樂、曲調,以“西彭官話”為基本語言,夾雜粵語方言,逐漸形成粵劇。1912左右,粵劇表演基本都換成了廣州話,表演體系日趨完善。梆子簧中插入民歌,假聲唱法改為“平喉”唱法。
自2003年起,粵港澳三地政府將每年6月的最後壹個星期日165438+10月定為粵劇日,以此來拓寬受眾群體,達到推廣和保存粵劇的目的。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為ⅳ-36?。2009年6月5438+10月2日,粵港澳三地共同宣布粵劇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粵劇演員的表演技巧可以分為四個基本類別——唱、做、讀、演。
唱功指的是唱功,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唱法,包括平喉和分喉。平喉是常用的說話語氣,壹般男性角色小生都是用平喉來表演。次喉音比平喉音高八度,經常在假聲中扮演女性角色。除了按音階分類,還會按聲音特征分類。大嗓是粗嗓的運用。同時,粵劇還會吸收各地特有的唱腔,比如來自福建的廣東南音、木魚,還有廣東本地的民歌,比如樂府、榕樹。
做是指做功,也稱身材,即形體表現。包括手勢、走秀、走路、閉眼、做手、圖、袖、羽毛球、武術、水發、抽象表演、傳統功夫等。
讀是指讀白,也就是讀臺詞。用文字說明劇情,人物的思想感情。
格鬥指的是武術,如:舞袖、水發、玩扇、玩刀槍、玩棍揮棍、揮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