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對紀錄片《回家的火車》的思考

對紀錄片《回家的火車》的思考

紀錄片《火車回家》是範立新導演的第壹部獨立故事片,於2009年在美國上映。

《回家的火車》以在廣州工作的外來務工人員家庭為背景,跟隨壹家人在廣州回家過年的旅程。外國人將中國春運稱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大遷徙”,並奇怪為什麽這麽多中國人在最繁忙的季節選擇最擁擠的地方踏上這壹最艱難的旅程。我覺得《回家的火車》想記錄的不僅僅是春運熱潮,更是當時底層民眾的苦難、親情、生計之間的矛盾。範立新說:“農民工是最底層、最弱勢的群體。為了照顧家人,遠離家鄉,他們去異地打工,把孩子留在家裏照顧父母。在壹起多年,造成了他們和孩子感情上的隔閡。每年,他們跋山涉水,只為在春節與家人團聚。這輛回家的火車是千千成千上萬農民工家庭艱難生活的寫照。"

在這部電影中,我認為最大的亮點和沖突是張勤和他父親之間的爭鬥。張勤在家人面前自稱為老子,這激怒了他的父親。後來他從語言沖突演變成肢體沖突。在他們爭吵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電影畫面的劇烈抖動和收音機的出現。誰也沒想到這件事會如此真實地發生。當她父親把女兒打倒在地時,她站起來對著鏡頭大喊:“這是真的。妳不想真實壹點嗎?”!“其中,導演並沒有進行任何價值導向,只是簡單的展現了現實,讓觀眾自己去思考。後來,我知道,事實上,導演範立新卷入了他們父女之間的爭吵。他說:“影片中有張父女大吵壹架的鏡頭。我猶豫了幾秒鐘。我是應該堅持紀錄片導演的身份,置身自然事件之外,還是應該抽離?“想了壹會兒,我決定沖進去把他們拉開。這是我作為壹個有道德感的中國人必須做的事情。”雖然他的介入影響了這部電影的紀錄片效果,但也體現了導演深厚的人文關懷,我覺得他做的是對的。

視聽語言:全片畫面非常緊張。導演擅長捕捉人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無論是描述春運熱潮中壹大群人的場景,還是主角壹家人的場景。而且全片沒有旁白,只有介紹時間地點和實際聲音的字幕,主角。通常很多紀錄片的開頭都會有壹個旁白講述影片的背景。但在這部片子裏,導演直接把大量的人在火車站外等著,湧入站臺,擠進車廂。他用視聽語言直觀地告訴觀眾我想講什麽樣的故事。後來有後期剪輯的時候,很多對比鮮明的鏡頭也被別有用心的剪輯在壹起,呈現給大家,產生了強烈的沖擊。比如,當母親陳素琴向諸神祈禱保佑女兒時,隨後畫面轉向了火車,張勤蜷縮在火車的壹角,獨自踏上了自由之旅。還有壹個父親,張昌華,咳嗽著躺在病床上,搖著頭,在閃爍的霓虹燈下和張勤瘋狂地跳舞。通過鏡頭的對比,兩代人的距離被最大化,張勤的失落也被表現出來。

盡管這部電影的現實讓我們悲傷和難過,但結尾有壹個開放式的結局還是不錯的:母親陳素琴踏上了回家的路,陪伴她最小的兒子接受教育。這給了這個家庭希望,也讓我們的觀眾看到了希望。本片以最真實的影像聚焦當時的農民工和留守兒童。通過鮮明的紀實風格呈現給我們,也引起觀眾對壹些社會發展不平衡帶來的壹系列問題的關註和思考。

  • 上一篇:第十四屆全運會的吉祥物形象是什麽?
  • 下一篇:網絡利弊之辯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