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神神韻,骨法,象形回應,配色,商位,轉移,造型。
這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中國畫鑒賞“六法”。
生動的魅力
魅力,像人的氣質。壹個滿口詩書的男人和壹個小販給人的感覺就是氣質不同。而這種感覺用在中國畫的描寫中,指的就是神韻。
作品的神韻體現了作者的文化背景、審美傾向和創作激情,這是通過技法的學習永遠無法創造出來的,也就是說,兩個神韻相同的畫家,不論派別,都會給人壹種相似的感覺。韻味是作品的精髓,功夫不在技法,不在繪畫,而在生活。
壹幅好畫的精神是作品的綜合氣質對觀者的視覺和心理影響。觀者能感受到作品的氣勢,或從容,或冷峻,或豪放,而這些感受來自於對魅力的理解。
骨鉛筆
在技法上,用筆作畫就是素描、點畫、刷塗,暈染、潑墨則是“點、線、面”融為壹體的技法。
繪畫的基礎支撐除了色彩,就是點線面三大技法。國畫中最重要的線條是“平、繞、圓、重、變”和“粗、輕、斷、積(染)、焦、纏綿”,指的是線條的組合搭配,如頓挫、疏密、快慢、濃淡、幹濕、粗細、虛實等。
物體象形圖
這是指中國畫的內容。我們知道中國畫分工筆和寫意,工筆和意象精致;寫意,寫意,講究神似。
但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中國畫都是以意為先。工筆畫也是講究的。現實中有什麽東西真的長得像畫中那樣嗎?工筆畫再也不會像照片了。因為基礎還是差不多的,所以我們會理解,會不自覺的忽略這種差距,認為是真的。其實是畫家捕捉到了事物的魅力並再現出來。
中國畫象形的內涵應該比作精神。
有品位的顏色
中國畫對色彩的運用,如同“象形為物”,並不完全追求真實。畫家總能通過色彩的運用來表達自己想要突出的東西,給觀者提示。優雅,明亮,超脫,都可以通過著色來表現。在水墨畫中,通過墨色的深淺來表現。
商業地位
指中國畫的布局。中國畫和西洋畫相比,透視性差,而且是二維平面的。只有通過布局才能創造出廣闊、高聳、深邃、寧靜等視覺效果,而這些視覺效果往往是通過透視來表現的。
這種手法不自然,但能給人壹種藝術的印象和享受。比如洛神圖,韓熙載的夜宴圖,清明上河圖,各種描繪皇家郵輪的畫,如果用透視法表現,會顯得捉襟見肘,而國畫的方法則相當得心應手。
中國畫和詩歌的相似之處在於商務位上的留白。這是最好的體現功夫布局的方式,留白,讓觀眾看到沒有畫出來的東西,從而通過自己的想象獲得自己不壹樣的藝術感受。
遷移和寫作
這裏指的是中國畫藝術技法的傳承。國畫作為壹門傳統藝術,對前人的學習和自我創新非常重要。
“傳”是傳承,“轉”是提高,“模”是學習,“寫”是創新。
壹個畫家能否將前人的技法靈活運用到自己的繪畫中,需要付出努力和領悟。而壹個人的畫雜亂無章,就會被視為“瞎畫”。
但只有技法,沒有個人風格,不是好作品。藝術講究創新,不能給人新意,不能讓人眼前壹亮,那是“工匠精神”,永遠稱不上大家。
這種創新必須建立在傳統的基礎上,不能憑空創造。
如果妳不了解中國畫的技法,不了解技法的起源和發展,妳就分辨不出壹幅畫哪裏好。妳最多只能說:“好看,我喜歡。”
這多半是出於壹種直覺,即我們六法之首的“氣韻生動”。其實我們感受到的是畫家的個人修養、價值傾向等內在品質的氣質。
宋代文人畫興起後,文化背景成為中國畫的精髓。
畫家背景豐富,欣賞者不能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