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球是壯族的特色。據說拋繡球與壯族民俗有關。在宋代,拋接彩球的遊戲已經是壯族青年男女表達愛意的壹種方式。宋代詩人朱復在《Xi漫叢笑》中記載:“歲時地方風俗,野中男女分兩友,各帶五色囊與豆粟,名曰‘飛陀’。”這種彩球以圓形最常見,也有橢圓形和菱形的。它有拳頭那麽大,裏面裝滿了實物。上下兩端分別系有彩帶和紅色吊墜,彩帶拋下時光彩奪目。這種彩球就是日後繡球的雛形。
繡球花是由花瓣組成的球狀,代表壹年的十二個月,也就是說每個月都會開花。在壯族的信仰中,花是壯族的生育之神,神聖不可侵犯。廣西繡球又叫堆繡繡球,由老藝術家制作,制作工藝復雜,做工精細,堪稱世界精美繡球。
據考證,在靖西舊州,繡球從早期的布袋變成了有花紋的球,因為舊州原是州城所在地,受漢族先進技術和文化影響較大。繡球呈花形、球形,壹方面是受自然界鳥語花香的影響,另壹方面也與花女崇拜有關。
壯族繡球多以紅、黃、綠等暖色為主色調。先用布把它們做成花瓣,每壹片花瓣都用彩線或彩布繡成壯族人熟悉和喜愛的各種圖案。然後按照6、8或12瓣組合成花球,下端系壹個彩色的絲綢吊墜或厚重的流蘇。繡球的壹個重要功能就是表達自己的意誌和感情。壹般來說,繡球的傳統圖案主要包括花果、吉祥鳥獸、書寫符號三大類:壹是花果,包括牡丹、菊花、梅花、香蕉、荔枝等;二是吉祥的鳥獸,包括龍、鳳、麒麟、鶴、生肖動物、青蛙等。三是文字符號,包括“萬事如意”、“歲歲平安”、“百年和諧”。其中,花、果、樹的主題在繡球的圖案中占了最多。
壯族繡球文化在與中國文化互動中的傳承與發展。直到20世紀50年代,繡球壹直是壯族男女之間愛情和承諾的信物,而且是壯族姑娘在閨房裏做的,私密性很強。1958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後,繡球越過了“隱私”,成為了公共——拋繡球成為了壹項運動。
20世紀70年代末,電影《劉三姐》的重演是繡球從“私人”物品轉變為公共物品的又壹推動力。影片播出後,繡球被公認為壯族的象征。改革開放後,繡球被發展成為民族工藝品,並逐步走向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