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艮的身體呈紡錘形,長約3米,體重300~500公斤。全身有稀疏的短細體毛。沒有明顯的頸部,頭部較小,上唇呈馬蹄形,吻部有剛毛,頭部前端並列有兩個近似圓形的呼吸孔;沒有外耳廓,耳洞位於眼後。沒有背鰭,鰭狀肢呈橢圓形。尾鰭寬大,左右兩側平坦對稱,後緣呈叉形,有刻紋。腳蹼下有壹對乳房。背部以深灰色為主,腹部略淺。
儒艮是壹種海洋食草動物。其分布與水溫、洋流、以海藻為主要食物密切相關。它們大多出沒在離海岸約20 m的海草上,有時隨潮進入河口,覓食後又隨落潮返回大海,很少遊出海。生活在隱蔽條件較好的海藻區底部2 ~ 3頭的家族群體中,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視為“美人魚”,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儒艮是由陸生食草動物進化而來的海洋動物。遭到了嚴厲的捕殺,資源遭到了破壞,加強保護迫在眉睫。產於廣東、廣西、海南及臺灣省南部沿海。屬於國家壹級保護動物。
受訪者:陳子傲酷-學者二級11-5 14:16。
“美人魚”的學名為儒艮,分布於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即從我國的廣西、廣東、海南、臺灣省等沿海地區,到越南、菲律賓的澳洲北部沿海,從印度、斯裏蘭卡通過紅海到莫桑比克的非洲沿海。
“美人魚”的分布與水溫、洋流、以海藻為主要食物密切相關。大部分在離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中發現,有時隨潮進入河口,攝食後隨落潮返回大海,很少遊出海。“美人魚”多以2-3頭的家庭群體生活,生活在隱蔽條件較好的海藻區底部,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在迷蒙的海浪中,它的呼吸或吃奶的姿勢就像壹個年輕的女子,因此得名“美人魚”。古代漁民為“美人魚”編織了許多美麗的傳說。
美人魚,壹種瀕臨滅絕的海洋哺乳動物,是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標誌和象征。和海南壹樣,由於海洋環境的惡化和人為捕殺,世界上“美人魚”的數量也在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