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陸的對臺政策從原來的武力解決到現在的和平解放,提出了很多對臺灣省發展有很大好處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壹國兩制”的原則,都是建立在“壹個中國”的原則上。在處理兩岸關系上,大陸以人為本,造福臺灣同胞,幫助臺灣同胞解決關切,照顧和維護他們的正當利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因此,臺灣同胞對大陸的看法影響著兩岸關系的發展。
3.臺灣省是壹個島嶼,國土面積小,自然資源不足,先天環境不利於經濟增長;但臺灣省善於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形成了以加工出口為主的工業經濟。在這個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壹體化的世界裏,如何利用經濟發展來深化兩岸的交流合作與溝通,實現互利共贏,是需要思考的,因為經濟基礎是國家發展的基礎,有了經濟基礎國家才能強大。
4.臺灣省因為地理位置,形成了四位壹體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本土文化、西方文化、日本文化。雖然現代社會臺灣地區文化融合的產物很多,但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已經深入其骨髓。然而,在如此多的其他文化沖擊下,如何確保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地位,讓臺灣同胞有文化歸屬感,成為影響兩岸關系發展的重要因素之壹。
第三,兩岸關系的發展前景
臺灣省雖然在國民平均素質上有優勢,但創新和工作能力強,商業觀念強於大陸民眾;然而,由於國土面積小等諸多因素,臺灣省經濟發展陷入瓶頸階段,國際化步伐明顯放緩,內需市場萎縮,勞動力成本上升,制約了臺灣省經濟的進壹步快速發展。
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經濟有了明顯的進步,但自己創造的產品太少。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和廣闊的需求市場,發展優勢明顯。但與臺灣省相比,勞動力的科學素質較低,世界信息相對封閉,創新能力較弱。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各方面的投資越來越多,大陸和臺灣省在經濟領域可以實現互補共贏。
在處理臺灣省問題上,要壹如既往地堅持“壹個中國”的原則,積極探索臺灣省問題的實質,從本質上解決問題,就像中醫說的“治本”“對癥下藥”。目前,長期的分裂導致許多臺灣同胞認為臺灣省可以獨立。“壹國兩制”的政策雖然很吸引人,但並不能完全獲得臺灣省民的認同感。因此,如何增強國力、民族自豪感,讓臺灣同胞產生強烈的歸屬感,是重中之重。
祖國統壹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是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民族尊嚴的重大原則問題。海峽兩岸的統壹是全世界華人關註的焦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祖國統壹大業壹定會完成。
總的來說,祖國大陸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政策,都是為了鼓勵發展兩岸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維護兩岸人民的正當權益,促進兩岸關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