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背式助聽器沒有電線,體積小,容易藏在頭發裏,具有壹定的美觀性。
2.因為沒有與衣服的摩擦,所以噪音降低。3.人體軀幹低頻反射增強明顯減弱,所以與盒子技術參數相同的耳背式助聽器更好。
二:與入耳式機器和耳道式機器相比
1.耳背式助聽器體積較大,適用於各種類型的聽力損失。
2.由於耳背式助聽器的體積較大,設計者可以很容易地安裝壹些復雜的電路芯片來提高性能和增強功能,如在耳背式助聽器中安裝壹個感應線圈,可以讓聾兒在專門的電教教室裏打電話或接收清晰的聲音感應;可以安裝定向麥克風等。
3.電池和旋鈕大,操作方便。
4.易於維修,耐用性好,易於調節。
5.兒童耳道處於生長期,不適合使用入耳式助聽器,而只有更換耳模才能更方便地使用耳後機。
6.不需要定制,可以批量生產,有利於降低成本。
第四,耳背式助聽器的缺點
1.耳背式助聽器的麥克風孔位於耳廓上方。助聽器背面的汗液很容易滲入這個孔和助聽器的其他部位,導致助聽器失效。
2.耳背式助聽器位於耳後,開關和音量控制不方便調節。
這種助聽器對於對外觀要求高的人來說還是太大太顯眼了。
4.耳背式助聽器與箱式助聽器相比,麥克風與麥克風的距離更近,安裝不當或增益較大時容易造成麥克風聲音溢出並重新進入麥克風,二次放大後會引起聲反饋嘯叫,因此必須定制更大的耳背式助聽器。
5.容易產生堵耳效應。耳堵效應是指耳甲腔或外耳道入口被耳模堵塞後,患者感覺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像回聲或沈悶、不自然。堵耳效應主要限於2KHZ以下的低頻聲音。其機理是患者說話時,由於聲音無法漏出,外耳道壁發生振動,產生的聲波再次傳入耳中,導致外耳低頻聲壓增強。堵耳效應往往是低頻聽力的人不願意聽助聽器的主要原因之壹。傳統的解決方法是加大耳模的通氣孔或者使用開放式耳模,但是容易引起聲反饋,改變助聽器的頻率響應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