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節目的開頭,許知遠都有這樣壹段獨白:
第二季的開頭略有調整,但總體精神保持不變:
以上應該是許知遠做節目的初衷,讓人覺得不得不跟著許知遠去探索真相。如其所言,如果壹個人對世界沒有偏見,那麽他就沒有辦法看待這個世界,人生的意義也就缺失了。
許知遠訪談的主題更多的是關於當代社會科技和娛樂的發展導致的人文精神的缺失。每壹次面試也是壹次提問,尋求答案。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季第壹期,許知遠采訪馬東,許知遠覺得流行文化正在低俗化,“七霸說”就是代表之壹。徐出身於文學世家。他為什麽會制作《壹朵奇葩的故事》這樣壹個高雅的節目?這讓許知遠非常不解。他希望社會上有更多的莎士比亞。他們之間有壹次有趣的談話。
許知遠:妳喜歡這個新時代嗎?
馬東(肯定地):是的。
許知遠:壹點都沒有拒絕嗎?
馬東:沒有(連說三遍)。
許知遠:為什麽?
馬東:我沒那麽自戀。
可以說,徐的反駁讓措手不及,“自戀”壹詞道出了他與的不同。我相信許和壹樣,也感受到了壹種對時代的無力感。不同的是,徐選擇了用新鮮的邊界刺激自己,而選擇了把自己埋在痛苦中,開始憤怒和質疑。
另外,馬東在采訪中提出的壹個5%和95%的理論也很有意思。
看了這麽多集的《齊霸說》,我相信馬東先生的初心和許知遠先生壹樣,是想努力讓這個時代變得更好。正如馬東在采訪中所說,“我們本質上是壹樣的,只是妳生氣我難過。”徐選擇了自下而上面對95%的公眾,選擇了自上而下面對5%的精英,這使他的道路異常崎嶇,也給他帶來了諸多非議。
現在回頭看《十三邀》節目,確實每期都有很多討論,但是大部分采訪都讓我覺得很碎片化,很沒味道。剪輯是壹方面,另壹方面,許知遠先生似乎還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壹直站在自己的立場,卻很少轉向采訪者的角度。他是壹個真誠的采訪者,但他不是壹個很好的鏡頭語言表達者。所以看節目的目的,從希望許知遠通過訪談給我們帶來壹些新的知識,到壹個嘉賓能在訪談中尖銳地指出許知遠的問題。
最新壹期《十三邀》采訪《吐槽大會》編劇之壹李丹。裏面有壹段有趣的對話,或許可以解答我的疑惑。李丹說:
的確,在每壹次采訪中,許知遠的演講體系都太困在自己身上,離大眾太遠,《十三邀》每壹期的話題都特別脫節。就像馬東前面說的,知識分子要為5%的精英服務,綜藝要為95%的大眾服務。知識分子的術語,在十三邀這樣的節目裏,不可能完全被大眾接受。相反,馬東是非常明智的。他選擇通過七霸說來包裝,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這壹集的節目也構成了非常有趣的對比。那個眉頭緊鎖,對時代充滿思考和困惑的知識分子,竟然是壹個享樂主義者,像壹個天真的孩子,不斷地提問,不斷地尋求真理,相當的傻氣可愛。然而,整天在電視上嘻嘻哈哈的李丹卻是個悲觀主義者。像徐,底色是憂傷的。這種人看著繁華就充滿了虛無。他們要麽出世,要麽入世,他們視反抗為徒勞,幹脆徹底融入。
不斷質疑和鄙視這個社會的許知遠是真誠的,值得稱贊的。
李丹和馬東,他們正在慢慢地與世界和解,建設社會。
這兩種人都是我們這個社會需要的。我覺得十三邀的意義在於讓知識分子思考在當今時代如何更好地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