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
腰鼓是壹種非常獨特的民間舞蹈藝術。
腰鼓歷史悠久,還得從鼓說起。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現,靈感和鼓勵的結合是首創。如果說《尚書·藝紀》中說的是原始社會的人們敲打石器,模仿動物形象跳圖騰舞,那麽《易凝聚》中的鼓舞則說明鼓的出現,使舞蹈有了飛躍,成為農耕舞蹈文化的開端,是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藝術形式。
出生地和起源
位於衡山縣黑木頭川南塔鄉的張村右地村,是腰鼓的發源地之壹,也是現今腰鼓保存最原始、最完整的地方。它保持了自清代以來腰鼓完全傳統的東西。早在秦漢時期,腰鼓就被守軍士兵視為劍和弓箭壹樣不可或缺的裝備。遇敵突襲,擊鼓報警,發信息;兩軍交戰,以鼓助威;戰鬥勝利後,士卒擊鼓慶祝。跟隨
腰鼓
隨著時間的推移,腰鼓逐漸從軍事用途發展成為當地人民祈求神靈、祝願豐收和慶祝春節的民間舞蹈,從而使腰鼓更具群眾性。但在鼓樂的風格和表演上,繼續保留了部分秦漢將士的英氣。1981年,人們在毗鄰安塞縣城的延安市梁村鄉王莊村壹處名為“墓崩”的山坡上發現了壹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兩件形制和人物造型相同的腰鼓畫像磚,均為成型後燒制而成。經延安地區文物考古專家鑒定,為宋代創造。畫像磚上刻畫的鼓手腰鼓纖細,側著身子,頭向左後方擡起,左腳著地,右腿前蹬,雙手高低,用錘子擊鼓。左邊壹人是鈸,腳跳起來,吸左腿。他看著左邊,雙手在胸前敲鈸。打鼓的人,赤膊上陣,穿著燈籠褲,腰間系著絲帶,飄到前面和底部。特別是鼓手的動作和形象,與今天腰鼓中的“馬步踢正步”第四拍和“前進”第二拍頗為相似。腰鼓畫像磚畫面清晰,造型美觀,生動地展示了宋代中國陜北地區的腰鼓表演,為研究陜北腰鼓的歷史淵源和發展提供了珍貴而翔實的文物。
發展
65438年至0942年,延安和陜甘寧邊區的新秧歌運動發展了腰鼓這壹古老的民間藝術,成為億萬軍民慶祝勝利和解放的象征。也被稱為“勝利腰鼓”,傳遍了全中國,進入了革命文學運動的光輝歷史。1951年,腰鼓參加中國民間樂舞表演,安塞馮家營村艾秀山等民間藝人向中國青年藝術團傳授腰鼓技藝。在布達佩斯舉行的世界青年學生節上表演後,獲得特別獎,使腰鼓名揚海內外。近年來曾在11亞運會開幕式、慶祝香港回歸等大型活動中演出,並赴日本演出。腰鼓表演可以幾個人壹起表演,也可以幾千人壹起表演。氣勢磅礴,表現力細膩,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壹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