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花燈起源的確切日期已無法考證,但它的產生和發展與迷信活動和祭祀活動密切相關,卻是肯定的。因為古人不了解自然,害怕自然現象,所以人們有圖騰崇拜,相信靈魂的永恒存在。為了告慰逝者的靈魂,所以,“紙船燃如燭。”為了讓逝者在鬼道上有個伴,讓祖先在冥界幸福地生活,於是制造了少男少女,衣服長袍帽子,配飾供他們“使用”。為了平息“雷公”和“雷姆”的怒火,“河伯和沈”樂了,先給活人獻祭,然後換成被綁的少男少女。為了慶祝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們豎起“安吉王”等高大雄偉的雕像,掛上宮燈和花籃,祭奠,感謝上帝的恩典,祈求平安。這種習俗壹直延續到民國時期,至今仍很流行。
在發展過程中,燈籠分為兩個分支。壹枝專門做迷信用品,藝術價值有限,但商業價值明顯。另壹個追求藝術價值。這個的起源不晚於明朝。據說唐代就有了看元宵和元宵節的活動。其中的“燈會”據說是“三街六巷的好燈棚”,可見潮州燈會在當時已經非常流行,並且達到了壹定的藝術造詣。清嘉慶《澄海縣誌》引安氏舊誌雲:“十壹夜起,廟堂街上張燈結彩,仕女遊園,花開花落,蕩秋千,歌聲達到高峰。”他還說:“這個習俗裏沒有夜晚。所有寺廟都裝飾著燈籠和五顏六色的燈籠,很多是激烈的,人物如畫...與燈籠競爭。”最著名的是潮州。清初潮州青龍寺興起後,每年有三個晚上全城沈醉於花燈鼓樂之中。每次第二天晚上,我們聚集在北門箭道評比,年復壹年精益求精,使潮州花燈名揚海內外。除了大型的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掛著喜慶的燈籠。從13號開始,去祠堂掛燈籠,15號把燈籠擡回去掛在家裏,這叫。
《行燈》。(《王超潮汕民俗》)可以看出,從“明”到“清”,歷經數百年,潮州燈非常流行。其藝術表現形式也日益多樣化。
解放後,新壹代藝術家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他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潛心研究,努力工作,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創新。在思想內容、人物塑造、情感表達、場景氛圍、制作工藝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創新,使潮州花燈更加完美、生動。
1961年,新壹代花燈藝人沈等人為潮劇《李京記》的拍攝制作了《采樓記》、《梁祝》等四幕花燈,使潮州花燈第壹次搬上銀幕(電影《李京記》)。後來在沈的帶領下,制作出了水淹金山寺、大明府等燈光,集聲、光、電於壹體,人物可以在機械傳動中做幾個特定的動作。他們參加了廣州文化園的展覽,好評如潮。潮州燈會上了壹個新臺階。此後,潮州花燈在廣州、上海、江西、南昌、福建、廈門等地參加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