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3月3日燃放煙花是侗族的傳統節日。它的起源是什麽?

3月3日燃放煙花是侗族的傳統節日。它的起源是什麽?

“煙火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煙火節最早起源於何時?哪些民族會舉辦煙火節?讓我們來了解壹下!

花炮節傳統節日花炮節是侗族、壯族、仫佬族的傳統節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節日,包括正月初三,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二月十五,三月初三。三江侗族自治縣的福祿煙花大會最熱鬧。主要活動是在各村組織燃放煙花。

煙花是用紅布(或紅絲)包裹的小鐵環,放在鐵炮頂端,然後點燃,燃放。煙花落地,預定人員奮力爭取,煙花送到指定地點。搶到煙花代表吉利開心,可以獲得豬、羊、紅蛋、酒、鏡屏等獎勵。煙花分二炮、二炮、三炮,有的地方有四五炮。搶花炮僅限男性,往往以壹家壹族壹村為單位組隊,也可以跨村自由組隊。

搶花炮原本是壹種民間宗教儀式習俗,如今已發展成為壹種群眾性的文化體育活動,並被列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搶花炮是三月三福祿最重要的活動,和小城壹樣有百年歷史。三月三,也被稱為上巳節,是農歷三月的第壹個第四天,所以它也被稱為司源。侗族人會在這壹天燃放煙花,所以也叫煙花節。3月3日燃放煙花是侗族的傳統節日。它的起源應該是侗族的娛樂嘉年華,在侗族聚居的廣西、貴州邊境地區比較流行。

搶槍隊按傳統規則組建,以村或單位為單位組隊報名。人數為10-20,參賽出場人數相等。吉祥的時刻到了,隊員們跳躍著,在場上摩拳擦掌,摩拳擦掌,準備戰鬥。壹聲炮響,紅綠條紋的鐵環直沖雲霄。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天空,鐵環就要掉下來了。敏捷的選手在爭奪它。這是力量和智慧的較量。

煙火節的主要內容是搶煙火。煙花是由壹個裏面有火的鐵管制成的。槍口處放壹個直徑4厘米,用絲線包裹的彩色鐵環。在壹個簡單的儀式之後,煙火被下令點燃。隨著壹聲巨響,鐵環高高地飛向空中,雙方隊員爭相搶奪。球場上允許擠、搶、護、擋、傳,但不能有傷人的動作。能把鐵環送上主席臺的壹方獲勝。煙花壹般壹次三炮,但也有五炮以上的。老人們認為第壹炮有福了,第二炮升官發財了,第三炮興旺了。所以雙方都會想盡辦法去搶每壹個鏡頭。

花火節是侗鄉最熱鬧的節日之壹。每逢節日,方圓各族人民都來參加,任何壹個村子都可以組織搶槍隊。據說煙花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傳說很久以前,壹個侗族姑娘在河邊打死了壹條水蛇,救了壹條小魚。有壹天,姑娘去河邊洗衣服,看見龍王的女兒在水面上玩耍,便上前感謝姑娘的救命之恩。從此,龍王的女兒經常來到人間娛樂。龍王知道後,把她關了起來。董壹家聚集在河邊獻花紀念龍女。久而久之,演變成了煙火節。

  • 上一篇:自家院子的園林布局
  • 下一篇:英文翻譯幫忙~ ~ ~把壹段中文翻譯成英文~謝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