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女裝有100多種款式,為全國之最。比較有代表性的傳統“打扮”,有幾十個頭飾只插在發髻裏。
苗族婦女壹般上身穿窄袖、大領、雙排扣上衣、百褶裙。連衣裙要麽長到腳,優雅多彩,要麽短到膝蓋,婀娜動人。休閑裝多是頭上包壹條手帕,上身壹件大罩衫,下身壹條褲子,繡花邊,壹條繡花腰,壹點精致的銀飾作為襯托。苗族男子的服飾比較簡單,多為雙排扣上衣或右手袍,肩上披著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上裹著藍色包頭,小腿上裹著綁腿。
第二,苗族能歌善舞。
苗族的“飛歌”洪亮有力,很有感染力;舞蹈有蘆笙舞、板凳舞、銅鼓舞,其中以蘆笙舞最為常見。蘆笙舞在正月十五、三月初三、重陽節等節日,以及建房、豐收、喜宴等日子表演,多有下肢變化。民間群眾蘆笙舞壹般由二至五名男子引奏蘆笙,其他人圍成壹圈跳舞,場面壯觀,氣氛熱烈。
在苗族,青年男女自娛性的集體歌舞常被稱為“踩堂”,但傳統的“踩堂”名稱已基本改為“蘆笙舞”,因為它離不開蘆笙的伴奏。
第三,建築風格獨特
由於獨特的遷徙歷史,苗族人民在建築材料選擇和房屋建造方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建築風格。苗族人喜歡木結構建築,壹般都是三層建築。壹層壹般是半屋,解決斜坡不平的問題,所以壹般用來堆放雜物或者圈養牲畜。二樓是主屋,三樓是糧倉。有人專門在三樓搭了壹個“美人靠”,供年輕女孩觀看,展示自己的美貌,以此與苗的哥哥建立初步的關系。
特色苗寨
在黔東南和黔北的壹些地區,有壹種特殊類型的房子,叫做“吊腳樓”。建在斜坡上,基礎切割成“工廠”狀的土臺,由土臺下的長木柱支撐,根據土臺高度安裝檁條和橫梁,並與土臺找平。房梁上鋪著樓板作為房子的前廳,下面存放著豬圈或雜物。
第四,苗族的飲食習俗各有特色。
海南島黔東南、湘西、廣西融水的苗族,以大米為主食,還有玉米、紅薯、小米等雜糧;貴州西北部、四川南部和雲南東北部的苗族人以玉米、土豆、蕎麥和燕麥為主食。副食種類很多,有家畜家禽魚類,也有豆類蔬菜瓜類。
另外還采集野菜,搞漁獵來補充。酸辣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過去由於山區缺鹽,很多苗族人常年以清淡食物為生,只能用酸辣調味,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
苗族人特別喜歡吃酸的。幾乎家家戶戶都做酸湯酸菜酸辣魚。苗酸湯裏的魚鮮嫩可口,遠近聞名。苗族人喜歡喝酒。平時工作後,喝壹點酒放松肌肉,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疲勞;親戚朋友來訪,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都要用酒請客。長期以來,他們形成了壹套傳統的飲酒習俗和禮儀。在很多地方,苗族都有宴飲敬酒時唱酒歌的習俗。
從我國苗族的分布來看,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從人數上看,居住在緊湊社區的人多,居住在分散社區的人少。
苗族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由來已久。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不同地區的苗族的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在壹些苗族地區,由於交通堵塞,苗族人信仰原始宗教;還有少數苗族地區,如湘西的威寧、石門坎、沅陵等地,由於外國傳教士的影響,在近代皈依了天主教和基督教。但總的來說,大部分苗族人民仍然信仰本民族長期形成的原始宗教,包括自然崇拜、圖騰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