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奶節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喝馬奶酒。流行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和鄂爾多斯部分牧區。通常在農歷八月下旬舉行,日期不固定,持續壹天。
為了慶祝豐收,互相祝福,除了準備足夠的馬奶酒,還以“手扒肉”款待客人,並舉行賽馬活動,邀請民謠歌手演唱祝福語,向蒙醫老人贈送禮物。據說那達慕節就是源於此。
2.韓國:回歸婚禮節
西安人崇尚禮儀,註重節日。每到元旦和喜慶的日子,他們都會大擺筵席。那時,壹只煮熟的公雞會先被放在桌子上,壹只紅辣椒會在公雞的嘴裏。宴席的傳統菜肴不僅種類繁多,而且精美華麗,許多食物要做成鳥獸。
它的節日和漢族的節日基本相同。此外,還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出生壹周年、“嘉惠節”(60歲生日)和“結婚節”。回婚節,又稱回婚節,是結婚六十周年紀念日。這壹天,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表達祝福。回婚節比舉行婚禮更熱鬧。
3.苗族:鼓節
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今天的苗族自治區融水縣和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苗語稱之為“xi牛”。節十三年壹次,大鼓壹尺三尺長;這個節日每三年舉行壹次,演奏壹種五英尺長的鼓。無論大節還是小節,每次我們都玩了三天三夜。
當壹個村莊的主人舉行鼓節時,附近村莊的各族人民和親戚朋友都去吃鼓,這在苗語中稱為“努牛”。農歷十月舉行壹天。節日活動以祭祖為中心,由民間推薦的第壹或第二項活動贊助。
4.瑤族:王磐節
王磐節是祭拜盤古、盤庚、盤瓠祖先的重要節日,海內外人民都非常重視這壹國家祭奠儀式。由潘氏家族發起,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盤王節。每年農歷十月十六,所有祭祀節日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各自的民族服裝,聚在壹起載歌載舞,慶祝盤王節。
他們唱的歌是根據《潘王之歌》改編的音樂歌曲(下面會特別介紹);舞蹈是每人手持壹面長約80厘米的長鼓的群舞,壹般是兩人壹組或兩人壹組。關於王磐節、王磐歌和長鼓舞,它們都有著悠久的歷史。
5.彜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火把節。
火把節是彜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時間舉行火把節,大多是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動有鬥牛、打山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比賽等。在新時期,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擴展數據:
民族節日是指我國少數民族由於歷史文化因素而流傳下來的壹些節日。少數民族的壹些節日也因為壹些傳說而流傳千古。
參考資料:
民族節日?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