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認為,按摩的物理刺激可引起作用區域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變化,以及局部組織的生理反應。這種反應壹方面通過神經反射和體液循環的調節而加強,另壹方面引起整體的繼發性反應,進而產生壹系列病理生理過程的變化,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按摩對局部組織的作用,據觀察,直接接觸皮膚的摩擦手法能有效清除腐爛的皮膚細胞,改善皮膚呼吸,促進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增強皮膚光澤和彈性。
2.按摩的缺點
按摩場所大多魚龍混雜,尤其是街邊的無證按摩攤。湊數的人很多,離真正的按摩還差得遠。按摩是中醫的壹種針對性治療方法。實行這種療法的人,必須掌握生理解剖、神經和肌肉定向等醫學知識,而且在按摩前,必須對受按摩者進行“辯證認知”,找出不適合按摩的疾病。比如患有傳染病的人,可能會造成交叉感染。
不專業的人動作粗暴,手法不當,很容易造成軟組織損傷、關節脫位、骨折,甚至高位截癱等嚴重後遺癥,導致終身殘疾。這種後果在臨床上很常見。“踩背”是按摩中難度較大的治療方法之壹。如果操作者沒有很好地掌握方法和力量,可能會發生胸、腰椎、肋骨等關節的脫位和骨折,甚至導致危及生命。
擴展數據:
按摩中的註意事項
按摩對技巧的要求很高,操作方法要柔中帶剛,用力要適當。如果用力過重,可能會造成軟組織和骨關節損傷,如果治療失敗,會加重病情。如果真的想按摩保健,那就找懂生理解剖和醫學知識的骨科、神經肌肉、理療醫生或者有壹定醫療經驗的盲人專業按摩師來按摩,因為只有他們才能在按摩前“辯證地認識”接受者。
壹般情況下,皮炎、銀屑病、血友病、血小板減少等特定體質的人是無法按摩的。大家壹定要註意。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中醫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