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運氣、臟象、經絡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 養生 等內容。說到中國的藥文化,由於它有著數千年的悠久 歷史 ,所以其底蘊十分豐富。然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對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導致某些誤識。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長期以來,我們對藥文化的研究與宣傳,力度很不夠,長此以往,無疑對中藥事業的繼承、發展與推廣是十分不利的。中藥在中國古籍中通稱“本草”。我國最早的壹部中藥學專著是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唐代由政府頒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唐代孫思邈編著的《《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代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後世醫家影響極大。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藥物經驗,對後世藥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中藥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中藥材。
如今,隨著對中藥資源的開發和研究,許多民間藥物也歸入中藥的範疇。所以,中藥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用於防治疾病的植物,動物礦物及其加工品,不論產於中國,外國均稱中藥。中藥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及 歷史 ,文化等方面的特點。
中醫藥有四氣五味的說法。
中醫的四氣是指“熱”、“溫”、“寒”、“涼”四氣。有這樣壹句話叫“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意思就是說,如果得了寒冷的病要吃帶熱氣的藥,得了溫熱的病要吃帶寒氣的藥。也就是陰陽相克。
中醫藥的五味是指“辛”、“甘”、“酸”、“苦”、“鹹”。每壹味藥可以應對壹種以上的癥狀。例如“辛”這味藥專治血管阻塞等癥狀,可以起到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這壹味的代表的中草藥有 薄荷、紅花等。還有“甘”,它最好用於身體虛弱或急需大補的人,有補虛、緩急、調和的作用。這壹味的代表的中草藥有人參和當歸。
隨著新醫改的實施,國家開始註重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同時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大。在這種大前提下,我們應該理直氣壯地宣傳中醫藥治病的“簡、便、驗、廉”,為解決老百姓“看病貴”的問題,提供壹條切實可行的途徑。用中醫中藥,從病人的角度講等於減輕了經濟負擔;從醫院的角度看等於提高了 社會 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