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種學說是由亞裏士多德、康德、密爾、羅爾斯四位西方學者提出的。
美德理論
美德倫理學誕生於古希臘,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著作。它關註的中心詞是美德和強調存在而不是行動。
柏拉圖曾主張知識是美德。他用二元觀點看待世界,把世界分為觀念世界和現象世界。他還認為,人類原本幹凈無辜的靈魂因為出生的血腥經歷而被汙染,回歸觀念世界的唯壹途徑就是進行哲學思考,不斷學習知識。
亞裏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他最擅長的是哲學思考。亞裏士多德的美德倫理學是以目的論為基礎的。
義務理論
在現代啟蒙的價值顛覆之後,道德責任的確定性主要基於幾個基本理由,如命令論、功利主義、契約論和德性論。
康德絕對命令的義務論思想為義務的規定提供了壹種令人震驚和欽佩的方式。這是壹個普遍有效的道德要求。康德合理地揭示了壹種善的道德義務必須是普遍的。
結果主義倫理學
功利主義,即功利主義,是道德哲學(倫理學)中的壹種理論。主張追求“最大的幸福”。主要的哲學家是約翰·斯圖爾特·米爾和傑裏米·邊沁。功利主義又稱“功利主義”、“功利主義”,通常是指壹種以實際功效或利益為道德標準的倫理理論。
正義倫理
《正義論》是約翰·羅爾斯的壹部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政治哲學和倫理學著作。初版1971,修訂版1975和1999。在這本書中,羅爾斯試圖通過社會契約的衍生方式來解決分配正義的問題。
由此產生的理論被稱為“作為公平的正義”(公平所體現的正義,或者稍微公平壹點就是正義),他的兩個正義原則就是從該理論中衍生出來的:自由原則和平等原則。平等原則具體表現為機會均等原則和差別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