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酉坪彜族的梅哥可分為老年梅哥、中年梅哥、青年梅哥、娃娃梅哥四種類型。《老美歌》在彜族中又叫“紅美歌”,其演唱內容以創造世界、創造事業和勞動生活為主,音調和內容相對固定;《中年美格》主要演繹中年男女結婚後生產生活的艱辛,內容和旋律比較悲涼;“年輕的梅閣”在彜族中也被稱為“山梅閣”。演唱內容主要反映了彜族青年男女純潔的愛情生活。主要曲調有和調、遞煙調、穿花調、怨調、別離慶調,曲調內容不固定,可以即興,比較隨性。《娃娃美歌》是彜族兒歌,俗稱“娃娃腔”。它由彜族青少年和兒童團體演唱。朗朗上口,好記,唱起來充滿樂趣,回味無窮。
在馬友坪的彜族中,每當有民族節日、婚喪嫁娶、蓋房子時,男女老少就圍坐在篝火或壁爐旁,彈三弦琴、喊梅哥,通宵達旦地唱彜族歌舞。原始民間歌舞反映了彜族人民熱情奔放的個性和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湧現出羅、羅英、等典型的“彜族美格文化家族”,以及郭有珍、郭子林、羅等省級民間藝人。
馬攸坪彜族傳統文化還包括生活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和社會文化四個部分。馬攸坪彜族服飾被視為彜族文化寶庫中的壹顆璀璨明珠,從面料、織線選擇、色彩搭配、款式選擇、縫繡、圖案設計、首飾等方面都蘊含著深厚的彜族文化內涵和特色。當地彜族服飾主要由帽子、上衣、馬甲、鬥篷、披肩、腰帶、長裙、短裙、圍裙、褲子、腿套、鞋子、飄帶、挎包、小袋、鞋墊、煙鬥、包、羊皮袍、銀耳環、耳環、手鐲、戒指和少量玉器組成。馬友坪壹套精美的彜族服飾,是彜族婦女非凡智慧和超然之美的再現,是壹件充滿彜山地方民族風味的刺繡裝飾藝術,是壹幅充滿彜族人民豪情壯誌的生活畫卷。確切地說,麻油坪的壹套精美的彜族服飾,完全是彜族婦女手工繡制的。往往是壹個人或幾個人縫制,少則幾天,多則幾個月、幾年。
梅葛沒有文字記載,是彜族人口口相傳的,因此面臨失傳的危險。近年來,省、地、縣有關部門十分重視彜族梅葛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傳承和保護工作。早在1958年,雲南省民間文學楚雄調查隊就對彜族梅葛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搜集、整理和翻譯,並於1959年9月編輯出版了彜族創世史詩《梅葛》。州委州政府還專門安排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館長、著名畫家舒建新副省長到梅葛故裏馬友坪扶貧。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專家的角度對梅葛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進行了科學的審視和定位。與此同時,當地政府堅持“從娃娃抓起傳承文化”,不僅在當地小學生中掀起了學習梅葛的熱潮,還以馬攸坪的梅葛希望小學為試點,將課間操改為由梅葛組成的舞蹈。目前,“美格舞”已經在學生中廣泛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