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號年表
年號是中國古代帝王用來記錄年份的名稱,如甘龍多少年。采用年號始於西漢武帝時期。從此以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年號,壹個皇帝只用壹個年號。比如康熙在位六十壹年,在位年份是康熙元年到康熙六十壹年。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如“貞觀之治”和“開元史聖”就是這樣命名的。
2.幹枝和枝年表
這種按時間順序排列的方法壹直延續至今,陰歷中仍在使用。這是壹種傳統的編年方法。所謂樹幹,就是天幹地支的簡稱。最初是借用樹幹和樹枝,其實是古人的數字。其字如下:旬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N,丁,十二地支,子醜毛寅,正午,須海。
據古書記載,幹枝是太古軒元的時令大刮制成的!十天幹用來命名太陽,十二地支用來命名月亮。後來人們把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合在壹起,這樣每兩個字就成了壹個數,用來叫年,即第壹年用天幹首字母A和地支首字A來叫元年,第二年叫第二年,第三年叫第三年,最後壹年叫第六十年,六十年壹個周期。
比如1894是吳佳的年份,60年後的1954也是吳佳的年份!中國歷法壹直用樹枝記錄年份,也可以記錄月份和時間。從商代出土的甲骨蔔辭可以得知,3000多年前古人就熟練地使用幹樹枝記錄日期,西漢末年開始使用幹樹枝記錄日期。時至今日,幹支歷已成為中國特有的獨立完整的歷法體系,即“幹支歷”。
史書中有些事件涉及幹部、支部的年表,如甲午戰爭(1894)、戊戌變法(1898)。歷史上,十二地支(生肖)與壹天12小時相匹配,往往將天幹地支與陰陽、五行、四季、方位聯系在壹起。
3.中華民國紀年法
1912 65438+10月1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布中華民國成立,並決定1912為中華民國元年!所以歷史上出現了所謂的民國年!這種紀年方法和公歷壹樣,不需要換算,換年的算法也很簡單。比如1937年某某戰爭爆發,只要減去1911年,就能算出來是民國26年!
南先生提出的《黃帝紀年法》是對中國歷史人文始祖黃帝執政時間的紀念,並發起立法,因為關於黃帝時代的時間,眾說紛紜。
宋於1905年作了壹些考證,並根據《黃史》、《通鑒錢編》、《通覽》等典籍,推測黃帝登基的年份為4603年。於是這種說法成了皇帝時代的主流!2022年的大部分時間是公元4720年,但是黃帝的公歷年對應的是農歷,而民國的公歷年對應的是公歷,所以2022年初的壹部分時間屬於皇帝的公歷年4719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