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禮智信”(P5)是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它主導了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意識形態,並逐漸內化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文化傳承和生產力水平長期領先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準則。孔子提出了“仁與人道”、“仁愛人”、“愛人與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概念,強調了人的尊嚴和價值。孟子在“仁”的基礎上提出了“義”的思想,也稱“德”、“義正”。符合情理和規律的行為就是義。為了追求“道”,可以“舍身取義”。“禮”是壹套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制度規範,是“學國、定國、令民、益子孫。”“智慧”就是“知識”。社會的發展進步離不開知識的積累和運用,“智慧”是前提。“信仰”是壹種做事的態度,是壹種負責任的精神。無論做什麽,如果缺乏“信仰”,就沒有辦法實現。儒家經典《大學》中給出了實現人生價值(即八德)的路線圖:敬事、知行、至誠、正直、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誠”是基礎環節。如果妳想成就妳的事業,妳必須誌存高遠。宋明理學也強調“誠”和“敬”的作用,認為這是做事的前提。比如朱讀書前壹定要窗明幾凈,燒香洗手,靜坐清心,慢慢讀書唱歌。佛道更註重誠敬的作用。
誠信與信的結合構成了誠信二字,即中國的誠信,守信用,不自欺,不欺人。誠信不僅僅是人文領域的事情,還可以延伸到自然領域和萬物的變化。看到四季的交替,萬物的生長和守時,孔子嘆道:“天說什麽?四季做什麽,萬物繁盛?”這意味著,不管妳說不說,四季交替,萬物生長不變。所謂“天不欺人”,就是“信”的表現。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解釋: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矛盾的兩面既是對立的又是統壹的,“信仰”就是這種對立統壹的表現。沒有“信仰”,矛盾雙方就不會達成壹致。只要滿足了條件,通過“信仰”,事物從壹種狀態變成另壹種狀態,舊的東西消亡,新的東西生長。因此,誠信是社會領域和自然領域的普遍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