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全民閱讀是提高中華民族文化素養,提高我國參與國際競爭軟實力的重要途徑。特別是2014以來,全民閱讀連續六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十三五”文化建設的重要項目。由此,全民閱讀不僅融入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成為持續升溫的熱門話題,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關註。在全民閱讀的諸多話題中,以電子閱讀為代表的屏幕閱讀和以紙質閱讀為代表的紙質閱讀,誰才是真正的閱讀,誰應該是值得倡導的主流閱讀模式,最具代表性,最受關註。
喜歡讀屏的讀者多是年輕人。他們認為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傳統的閱讀方式面臨著新的挑戰。動動手指就能在移動終端上讀上千本書。誰願意花時間在包裏放幾本書坐下來慢慢咀嚼?因此,傳統的閱讀方式很可能會被方便快捷的屏幕閱讀所取代。但是,喜歡讀書的人大多是中老年讀者。他們認為傳統的閱讀方式屬於深度閱讀,有利於系統學習和知識積累,而屏幕閱讀屬於淺層閱讀,根本不是真正的閱讀。其實兩種觀點都有壹定道理,但都不全面。
無論是看屏幕還是看書,都各有利弊。互聯網時代,屏幕閱讀確實方便快捷,可以充分利用零星時間,所以受到很多年輕人的喜愛,但缺點是很難進行系統深入的閱讀。讀書是自文字發明以來流傳下來的壹種傳統閱讀方式。這種閱讀方式既有儀式感,又能引起讀者的深度思考。是人類進行系統學習的重要手段。但由於受時間、地點、光線等因素的影響,閱讀有不想隨時隨地閱讀的缺點。所以要對屏幕閱讀和閱讀有壹個清晰全面的認識。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讀書的傳統。“書裏有黃金屋”“我滿腦子都是詩和書”等好句子,激勵著人們去閱讀和學習。就閱讀屏和閱讀而言,只是因為文字的載體不同,閱讀體驗不同,但通過閱讀吸收精神鈣和獲取知識能量的目標基本壹致。同時,屏幕閱讀和閱讀齊頭並進,使得閱讀方式多樣化,會讓更多的人喜歡上閱讀。所以,屏幕閱讀和閱讀並不是壹對生死仇敵。不管我們習慣哪種閱讀方式,只要能用心閱讀,專心閱讀,專心閱讀,妳的生活就會因為閱讀而變得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