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壹詞最早出現在中國的唐宋時期。唐代孔英達在《詩經·瀟雅小歌》中解釋“夷易眠於寺,君子使之”這句話:“維護課程,君子必督之,合乎法制。”但這裏的課程意義,與我們今天所用的相去甚遠。宋代朱在《齋藤優子全書論學》中多次提到課程,如“寬截止,緊課程”,“小課程,大努力”。他雖然沒有明確定義這裏的“課程”,但意思很明確,就是作業及其過程。這裏的“課程”僅指學習內容的安排順序和規定,不涉及教學要求,稱之為“學習課程”更為準確。到了近代,由於班級授課制的實施和赫爾巴特學派“五階段教學法”的引入,人們開始註重教學程序和設計,於是課程的含義從“學習課程”變成了“輔導課”。解放後,由於凱洛夫教育學的影響,80年代中期以前很少出現“課程”壹詞。
在西方英語世界,“課程”壹詞最早出現在英國教育家斯潘塞身上。"(1859).它源自拉丁語“currere”,意思是“賽馬場”。根據這個詞源,最常見的課程定義是“學習的課程”,簡稱學習課程。這種解釋在各種英語詞典中都很常見,比如英國的牛津詞典,美國的韋伯詞典,國際教育詞典。然而,這種解釋在今天的課程文獻中越來越受到質疑,對課程的拉丁詞源有了新的認識。“currere”這個詞的名詞形式是“跑道”的意思,從這裏開始課程就是為不同的學生設計的不同的賽道,從而導致了傳統的課程體系;“currere”的動詞形式指的是“運行”,這樣理解課程的重點就會放在個體知識的獨特性和經驗的自我建構上,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課程理論和實踐。
總結壹下。課程是指學校學生應該學習的科目的總數及其過程和安排。廣義的課程是指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和過程的總和,包括學校上交的各種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狹義的課程是指某壹學科。
二,課程內涵的發展
1.課程是教材。
傳統上,課程內容壹直被當作是學生要獲得的知識,強調知識向學生的傳遞,而知識的傳遞是以教材為基礎的。因此,課程內容理所當然地成為課堂上使用的教材。這是壹種以學科為中心的教育目的觀的體現。
教材定位以知識體系為基礎,認為課程內容是學生想學的知識,知識的載體是教材,以誇美紐斯為代表。
2.課程是活動
杜威是這門課程的主要代表。杜威認為“課程的最大弊端是它不與兒童的生活溝通,學科與學科之間互動的中心點不是科學,而是兒童自己的社會活動。”通過學習成人活動,我們可以識別各種社會需求並將其轉化為課程目標,然後進壹步將這些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活動。這種定位重在學生做什麽,而不是教材體現的學科體系。活動導向課程註重課程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壹種探究式教學。
3.課程就是經驗
在泰勒看來,課程內容就是學習體驗,學習體驗是指學生與外部環境的互動。他認為“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學習經驗,而不是向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東西。”這種觀點強調學生是積極的參與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習的質量和數量取決於學生而不是課程,強調學生與外部環境的互動。教師的職責是構建適合學生能力和興趣的各種情境,從而為每個學生提供有意義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