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談談張文濤的壹幅對聯。

談談張文濤的壹幅對聯。

談談張文濤的壹幅對聯。

徐桂文

我的書桌上有壹對古董鎮紙。長:625px,寬:112.5px,厚:75px,拱形。木頭,黑漆,正面壹副“燙金”對聯,上書:“名畫要讀如詩;古琴兼作水聲聽。”這是已故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的墨跡。是草書,婉約飄逸。每當妳靠近水池,看完它,妳就會想起清朝的張文濤。

張文濤是第壹個寫這幅對聯的人。(見圖)。張文濤(1764-1811)四川遂寧人。字中野,樂祖,號船山,又名蜀山老猿,傍晚退隱姚安,又名無舟。甘龍耿旭(1790)進士。官萊州知府。擅長題畫詩是清代蜀詩人中的佼佼者。李晴《國朝略》問陶“書法有危,繪畫近於徐青藤,不經意間,有天然之趣。”清代蔣在《莫林傳》中說:“船山之才,奇聞異事,世人皆呼其詩,卻不知書畫皆勝,書法近於迷海月。”接近楊守敬的《學妳的字》,他說:“甘家有書法家,皆懷金石,富功名,但張船山、宋從不倚古,自然飄逸。因其天賦獨特,不學古,與古不合。”著有《船山詩集》。(中國書法詞典)

這幅對聯是清代吳希祺的作品。張文濤對聯的題詞是:“顧人舉杯,初九詔。”顧人是清代駢文作家、詩人吳希祺(1746-1818)。神聖的標誌,不。山谷人。錢塘(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進士,授編修,到國子監獻酒。詩優,駢文清華明秀,壹時之間他的名字也重了。丹·克裏夫,未知。

“名畫要像詩壹樣讀;古琴兼作水聲聽。”顯示了文人雅士的風采。

第壹副對聯說,欣賞名畫如背好詩。因為詩畫相通。蘇軾評價王維的詩畫,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也是蘇軾的審美理想和評價標準。要求詩歌或繪畫達到優美而深刻的藝術境界。有些畫家講究詩意,他的畫融入了詩意。有的詩人懂畫,或清高超然,詩情雲外;或持物為樂,詩在山河。

第二部用的是“高山流水”的代號。列子唐雯:“博雅擅長打鼓,但鐘子期擅長傾聽。博雅古琴,瞄準群山。鐘子期說,‘好極了!我像泰山壹樣快樂!”瞄準流水。鐘子期說,‘好極了!像壹條河!”"後來,《高山流水》被視為知己互賞的經典或知己難得的邂逅,或比喻音樂之美。王安石《二韻與張仲桐三絕句》之壹:“山河無盡,三尺空。”所以說“古琴也是用來水下聽的。”這就要求音樂精致,有知音欣賞。如果聽者在,他會流連忘返。

《清傳》曰:“問陶書法之害也”。張文濤的這副對聯就體現了這壹特點。危險和力量,奇怪的上升,古拙,非常持久。

  • 上一篇:妳經歷過的旅行方式各有哪些優缺點?
  • 下一篇:足球的中鋒有什麽作用?如何做好中鋒,應該具備什麽條件?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