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走中醫普及之路,即中醫知識傳播之路,首先要遵循科學第壹的原則。中醫不僅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也是東方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科學性使其傲然屹立於世界醫學之林,萬古長青。也就是說,無論妳的文章寫得多麽漂亮,妳的講座講得多麽動聽,妳都不能偏離科學的軌道。失去了科學性,科普就失去了靈魂,沒有意義,沒有價值,有的甚至是偽科學,反科學。從根本上說,最近中國醫療衛生的亂象是所謂的“大師”“神醫”有科學問題。我們也講通過教育和樂趣來養生,但這種樂趣必須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否則就是嘩眾取寵,千萬不要讓人上當受騙。
科普除了姓“科”之外,還要體現“普”字,即要註重普及和通俗化。中醫科普的文章和講座不同於中醫學術論文和講座,因為是針對普通人的,要以了解和理解為原則,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否則就是對牛彈琴。
走中醫普及之路,不是壹件容易的事。它對普及有更高的要求:壹是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待傳統文化,我們壹直主張采取揚棄的態度,而不是壹味的繼承。受時代限制,傳統養生方中難免良莠不齊。科學的方法是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去糟粕取精華。所以任何關於中醫的信息,都要本著科學的精神認真篩選,切不可隨意挑選,人雲亦雲,或似是而非,模棱兩可,誤導大眾。這不僅是普及中醫知識的需要,也是打擊那些披著科學外衣,打著弘揚傳統文化旗號,從事為錢殺人活動的“現代女巫”的需要。
第二,要有紮實的中醫基礎。這是首先保證中醫科學普及的前提。當然,這包括兩個方面。壹是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本職工作,熱愛中醫藥事業;二是要在理論和實踐上努力學習,下大功夫,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臨床技能。
第三,要有壹定的中醫科研基礎。如前所述,如果妳只有科普熱情,卻從未從事過科研工作,妳肯定不會知道科學勞動的過程,也不會明白兩者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在中醫科技普及方面,往往會針對對象,削弱普及力度,所以科技成果也不會轉化為生產力。
第四,要有良好的中醫“白話”能力。眾所周知,中醫使用的語言來源於古代,大多深奧晦澀,讓人難以理解。中醫科普的目的是通過變壓器將歷史電線桿上架設的高壓電轉換成220伏的現代生活用電。所以推理壹定要簡單,用的語言壹定要通俗易懂。如果群眾不理解,混淆視聽,就會事倍功半,達不到預期效果。
第五,要有創新精神。事業的發展需要發現,需要發明,需要創造。創新是中醫進步的靈魂,是中醫繁榮的不竭動力。學術研究如此,學術普及也是如此。如近年由馬有度教授主編、去年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的《精彩中醫——家庭保健顧問》壹書,在寫作上采用書信交談的形式,大大縮短了與公眾的距離,讀來讓人倍感親切。這種新的醫學科普形式深受群眾歡迎,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在社會上產生了壹定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