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運輸方式是客貨運輸所依賴的手段、方法和類型,是完成客貨運輸任務的某種技術裝備(運輸線路和運輸工具)和某種管理手段。現代運輸方式包括海洋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公路運輸、管道運輸、集裝箱運輸和國際多式聯運。
1.公路運輸。
這是壹種主要利用燃氣車和其他車輛(如人力、畜力車)在高速公路上運送乘客的方式。公路運輸主要承擔短途、小批量貨物運輸,水運、鐵路運輸難以到達地區的長途、大批量貨物運輸,鐵路、水運優勢難以發揮的短途運輸。由於公路運輸的靈活性,近年來,在有鐵路和水運的地區,長距離大型物流運輸也開始使用公路運輸。
公路運輸的主要優勢是靈活性強,公路建設周期短,投資少,易於因地制宜,對接收站設施要求不高。可以采用門到門運輸,即從托運人門口到收貨人門口,不轉運,不重復裝卸。公路運輸也可以作為連接其他運輸方式的手段。公路運輸的經濟半徑壹般在200公裏以內。
2.鐵路運輸。
這是壹種利用鐵路列車運送乘客和貨物的運輸方式。鐵路運輸主要承擔長途、大件貨物運輸。在沒有水運條件的地區,幾乎所有的大件貨物都依靠鐵路,鐵路是幹線運輸中的主要運輸形式。
鐵路運輸的優點是速度快,受自然條件限制,運載量大,運輸成本低。主要缺點是靈活性差,只能在固定線路上運輸,需要其他運輸方式協調銜接。鐵路運輸的經濟裏程壹般在200公裏以上。
3.水運。
這是壹種利用船只運送乘客和貨物的運輸方式。
水運主要支撐大規模、長距離的物流運輸,在幹線運輸中起主要作用。在內河和沿海地區,水運往往作為壹種小型運輸工具,補充和連接大量的幹線運輸。
水運的主要優勢是成本低,可用於低成本、大規模、長距離運輸。但水運也有明顯的缺點,主要是運輸速度慢,受港口、水位、季節、氣候影響大,所以壹年中中斷運輸時間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
第二條從事道路運輸經營及道路運輸相關業務的,應當遵守本條例。
前款所稱道路運輸經營包括道路旅客運輸經營(以下簡稱客運經營)和道路貨物運輸經營(以下簡稱貨運經營);道路運輸相關業務包括站(場)經營、機動車維修經營和機動車駕駛員培訓。
第三條道路運輸經營者及道路運輸相關業務應當依法經營、誠實守信、公平競爭。
第四條道路運輸管理應當公平、公正、公開、便民。
第五條國家鼓勵發展農村道路運輸,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城鎮和行政村的班車率,以滿足農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