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是“二人轉”,其中門鬥、鷹展翅、魚戲水、膝上花、蘇秦負劍等舞蹈動作很有代表性,載歌載舞,十分動人。
明末清初,出現了三個人,或壹男兩女叫“雙峰朝陽”,或“兩男壹女”叫“雙獅戲球”。有些地方把兩男兩女稱為“雙燈”。丹嬌,又叫姚梅,女扮男裝,紮著假辮子,戴著頭巾,穿著花裙子,右手拿著壹把絹邊折扇,左手拿著壹條彩色毛巾。小醜,也叫幹哥,穿著皮大衣,系著腰帶,頭上戴著瓜帽,右手拿著壹把大蒲扇。幹哥圍著妹妹轉,互相載歌載舞。甘哥的舞蹈動作豐富多彩,幽默風趣。
據清代康熙至道光年間地方誌記載,當時福泉、遵義、開陽等地流行燈籠。每逢元宵節,紮上各種紙燈籠,孩子們化新妝,唱歌奏樂,稱之為“元宵”,或男妝唐二,女妝懶大嫂,拿著毛巾和扇子,雙雙起舞,稱之為“花燈舞”。1915《甕安縣誌風俗章》載有“問雜劇”,說明最遲此時已有花燈戲。貴州花燈戲在省內有不同的叫法:黔北、黔西稱為“花燈夾戲”;獨山壹帶叫“臺燈”;思南和印江被稱為“高泰戲”或“花燈戲”。
清道光年間,貴州花燈戲《香羅帕》在院壩由室內演出改為低臺演出,稱為低臺戲。
清朝光緒18年,思南人羅芳林從雲南回到家鄉,在家鄉羅家壩搭起了正式的戲臺,把土家族的短舞臺劇搬上了高臺。高泰歌劇院由此得名。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高泰戲的形成,立即震驚了全縣,甚至跨越了縣界。無論婚喪喜慶,人們爭相邀請戲班上場。
到了清末,受外來戲劇文化的影響,發展成了花燈戲——高泰戲,這是花燈史上的壹大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