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凈收入理論
根據這壹理論,由於債務成本壹般較低,債務水平越高,綜合資本成本越低,企業價值越大。當負債率達到100%時,企業價值達到最大。
2.凈營業收入理論
該理論認為資本結構與企業價值無關,決定企業價值的關鍵因素是其凈營業收入。無論企業的財務杠桿程度如何,其總體資本成本不變,因此不存在最優資本結構。
3.傳統折衷理論
該理論認為,企業使用財務杠桿雖然會導致權益成本增加,但在壹定範圍內不會完全抵消使用成本更低的債務帶來的收益,因此會降低綜合資本成本,增加企業價值;但壹旦超過壹定限度,綜合資金成本又會上升。綜合資本成本由降轉升,資本結構達到最優水平。
4.MM理論
MM理論認為,在沒有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的情況下,企業的價值不受是否有負債和負債程度的影響;但是,由於所得稅和避稅福利的存在,企業價值會隨著債務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股東也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因此,負債越多,企業價值越大。
5.平衡理論
該理論認為,當債務水平較低時,由於避稅利益的存在,企業價值會隨著債務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當債務達到壹定限度時,債務的避稅收益開始被金融危機的成本所抵消。當邊際負債避稅收益等於邊際財務危機成本時,企業價值最大,資本結構最佳。
6.代理理論
根據代理理論,債務融資可以使管理者多勞少得,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從而降低兩權分離帶來的代理成本;但是,債務融資可能導致另壹種代理成本,即企業接受債權人監督所產生的成本。均衡的企業股權結構是由股權代理成本和債權代理成本的平衡決定的。
7.分層融資理論
由於企業所得稅的節稅效益,債務融資可以增加企業價值,即負債越多,企業價值增加越多,這是負債的第壹效應;而財務危機成本預期和代理成本的現值會導致企業價值下降,即負債越多,企業價值下降越大,這是負債的第二個效應。因為上述兩種效應相互抵消,企業應該適度負債。最後,由於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企業需要預留壹定的負債能力,以便盈利的投資機會可以臨時發債,避免以過高的成本發行新股。
從成熟的證券市場來看,企業融資的優先方式首先是內部融資,其次是借款、發行債券和可轉債,最後是發行新股籌集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