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銅梁舞龍走出國門

銅梁舞龍走出國門

文化是壹個涵蓋面非常廣的詞,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無法為文化設定壹個精確的含義,但我們可以稱之為社會不斷發展中的瑰寶。在重慶,也有本土文化。現在就讓重慶文化帶妳看看重慶十大文化符號的相關內容。

銅梁舞龍是流傳於重慶銅梁縣以龍為主要道具的傳統民間舞蹈藝術形式。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壹。

銅梁舞龍興起於明代,興盛於清代,如今已是家喻戶曉。舞蹈、體操和雜技。銅梁舞龍與民俗活動密切相關,煙火燃龍,伴奏音樂獨特,道具巧妙,服飾樸素大方,群眾參與性強。

舞龍最初是用來祭祀龍圖騰,使其賞心悅目,後逐漸發展成為壹種民間文學活動。銅梁舞龍包括龍燈舞和花燈舞。龍燈舞主要有大爬龍、火龍、草龍、竹殼龍、黃景龍等10個品種,其中大爬龍最具特色。花燈舞主要有12個品種,如龍門跳魚、泥鰍吃湯圓、三條、十八光棍、石良等。

銅梁舞龍藝術在國內外舞臺上大放異彩。先後參加過1984、1999、2009年國慶慶典,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國內重大活動。曾被文化部派往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

銅梁舞龍是壹個民族文化品牌,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突出的文化價值。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通過舞龍和唱歌,龍的精神被召喚出來。舞動吧,振奮民族精神。

銅梁舞龍的習俗由來已久。唐宋時期就有舞龍。即使按照現在公認的觀點,銅梁舞龍“始於明代,盛於清代,盛於當代”,也有600至700年的歷史。清朝光緒年間,《銅梁縣誌·風俗》記載了銅梁舞龍的盛況:“正月初八至十五,張登登輝煌,耍龍燈、獅燈等雜劇,鬧得滿城風雨,有壹種人被月趕,塵隨馬走的景象。”這個習俗壹直保留到今天。

銅梁龍燈起源於唐宋,興盛於明清,流傳至今。1984和1999年,銅梁大龍兩次進京參加建國35周年和50周年慶典,以長虹的氣勢在天安門廣場前起舞。銅梁火龍更是魅力四射,鐵打水,噴火。

作為古老的民俗文化,在銅梁,每個機關、企事業、廠礦、每個鄉鎮、每個村都有自己的舞龍隊伍。每年正月初壹至正月十五,縣裏都會舉行盛大的燈會,各種舞龍隊、花燈隊爭相出動,元宵節最為紅火。壹個完整的遊行隊伍有30多個隊伍參加:標誌燈開道,以龍為頭,後面是48米長的大爬龍、活潑的小彩龍,還有燈籠“龍門魚躍”、“泥鰍吃湯圓”、“明獅”、“山虎”。最後,龍帶頭了。

  • 上一篇:豆腐皮的制作
  • 下一篇:軟文有什麽特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