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跟我壹起去看看莊文化吧!
“妳在哪裏?”
“我在那邊。”
“那是哪條路?”
“就是這樣!”
這是幾個外地遊客在廣西百色村迷路時的“狂言”。“那邊”其實是當地的地名。不僅如此,離“那裏”不遠還有壹個地名——“那裏”。這麽特別的地名,讓新人真的很迷茫。
在廣西南寧隆安縣“那”文化旅遊節上,壯族同胞正在舉行盛大的米神節。每年4月8日農具節,那文化圈的壯族同胞身著民族服飾,舉行祭祀儀式、遊行等活動,用歌舞表達對土地、耕牛的敬仰和感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在廣西,壹個強大的鄉鎮,鄉鎮與類似的名字“那”比比皆是。“那”是壯族特有的文化符號,在壯語中有“田”和“洞”的意思。起初指水田,後來指田地或土地。
作為壹個傳統的稻作民族,幾千年來,壯族人民以“那”為工作、生活和依托,形成了以稻作為核心的“那”文化,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可以說,幾乎每壹個壯族同胞都有壹種“那”的文化情結。
地名中的土地情結
在這個種植水稻的國家看來,土地是最寶貴的財富。人的生產生活都是以土地為基礎的,農耕是壹切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依田而定,以田議人,以田命名,為田設神。
壯族的村落大多依山傍水,面朝田野。取壹個帶有字段“Na”標識的地名是符合邏輯的。大到縣、市、鎮,如那坡、那馬、陳鈉;小到村莊村落,如王娜、邵娜和左娜。據不完全統計,廣西帶有“那”字的地名有1200多個。
以“那”命名,基於“那”的特點和性質,如那翁(“翁”是壯語的音譯,下同),即濫泥田;姜娜,中場;博納,春天邊的田野;雷納,土嶺之田;納達,河邊的壹片田野;第六,水車灌溉的田地;那棟建築,我們的領域;那班,那曼,那班,村田;那匹馬,養馬的田;那場,匠人的場;那個圍欄,養鴨子的田;那塊有水牛的田地...
給這些地方命名的人是最早開墾這些田地的壯族先民。他們無論何時何地命名地名、村落,都遵循這壹規律,是壹種普遍的做法,是基於同壹模式,即以“那”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