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療是壹種非藥物療法,通過刺激足部反射區,調節人體生理機能,提高免疫系統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健體的目的。足部刮痧按摩是修腳的主要方法。足部按摩起源於《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兩千多年前的經典醫書《黃帝內經》詳細介紹了全身的經絡穴位,其中有很多是足部的穴位。詳細介紹了經絡腧穴與五臟的關系,指出臟腑疾病可通過經絡反映到體表腧穴。根據不同穴位的癥狀,可以推斷相關臟腑功能有問題。足部穴位可以反映和治療全身多種疾病。通過對足部進行按摩、針灸等治療,糾正相應的內臟功能障礙,可以恢復人體健康,減少疾病的發生,起到保健長壽的作用。《黃帝內經》中多處提到按摩治療的原理,得出了疏通經絡、氣血的治療機理,即“不行則痛,大則不痛”。由於諸多原因,足部按摩並沒有像針灸、中醫等療法那樣高雅,而是更受百姓歡迎。但醫書或其他古籍中有不少文字記載。宋代文學家蘇東坡先生對養生頗有研究,對足底揉湧泉穴的好處贊不絕口,認為“其效果雖不太好,但日積月累,作用不可估量...如果妳相信它,並且去做,那將大有裨益。”說明中國人對足療保健的認識由來已久。中醫療法(包括足部按摩)在唐代傳到日本和韓國。元朝以後,傳到了歐洲。這已經成為壹種時尚。20世紀初,美國醫生威廉·菲茨傑拉德運用現代醫學方法對足反射學的成果進行了研究和整理,並於1917年出版了《區域療法》壹書。上世紀80年代在臺灣省傳教的瑞士牧師吳若石先生,用“足底按摩手法”治好了自己多年的風濕性關節炎。他在《若氏養生法——足反射自學手冊》的序言中說:“八年前,源於中國古代的壹種足部按摩術,治好了我多年的風濕性關節炎,於是我立下誓言,要把這份中國遺產還給每壹個中國人。”1982年,臺灣省成立國際若氏健康研究會。1985年,英國現代醫學協會將足部按摩合法化為現代醫學中的“足部反射區療法”。1989在美國加州召開了壹次足部反射學的會議。65438-0990年,在日本東京舉辦了若氏健康法國際研討會,使足部健康反射療法在國際上脫穎而出。90年代初,足療保健方法在國內也受到重視,各種學術團體紛紛成立,專門的足療機構也逐漸出現。這種不吃藥、不打針的非藥物保健方式,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喜愛。目前國內的足療按摩主要是以保健為目的,多在按摩院、專門的足療館、浴池。目前修腳已經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認定為勞動技能,可以頒發相應的資格證。目前國內足療主要有三種形式:壹是以足部反射區和若氏養生法為主,包括若氏按摩和中醫按摩;二、以足穴為主,以足針為主;三、足部反射區結合傳統穴位,手法也是以上兩種手法的結合。
滿意,請采納
上一篇:傳統民間相聲藝術下一篇:中國的金融體系是什麽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