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歷正月初壹,古代有30多個名字,如元日、元旦、鄭源、陳元、元朔、三元、三城、鄭丹和正朔。辛亥革命後改為公歷,並將這壹天定為春節,以區別於公歷新年的元旦。但人們還是習慣把它當作壹年壹度的節日,俗稱“大年初壹”、“大年初壹”、“舊歷年”、“農歷年”。元旦最早見於《尚書·順典》。到了漢朝,民俗還挺多的,至今還是壹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公職人員放假三天,民間慶祝活動持續半個月。
春節的舊習俗
按照舊的習俗,春節從農歷正月初壹的零點開始。在山東各地,家長壹般都是先起床“發紙”,在開門前放壹根火鞭,然後才說話。男人在父母的帶領下崇拜天地之神。春節的第壹餐是餃子。煮餃子的時候,放鞭炮。為了驅除邪惡,尋求好運,壹些地區用芝麻莖煮餃子,這意味著新的壹年就像芝麻開花,日子越來越好。餃子要煮得多,肯定是綽綽有余。飯後饅頭要放在鍋裏,意為綽綽有余。餃子煮好後,先捧壹碗敬天地,再捧壹碗敬竈王爺。吃飯時,除了每人壹碗外,還要盛上壹兩碗,以求人口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氣氛。在春節,餃子裏裝滿了錢、棗、栗子等。吃紅棗意味著新的壹年可以早起,努力致富;吃栗子,意味著在新的壹年裏可以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汗水;吃花生,可以長壽;吃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壹個,大家都真心祝賀。如果孩子拿到了錢,父母就更高興了。他們認為這個孩子很有前途。除了鼓勵,他們也應該得到金錢獎勵,以示祝賀。許多地方在正月初壹吃素餡餃子,這意味著“平靜的壹年”。在臨清,我們吃各種各樣的包子、棗糕、粘窩等。初壹的早餐,輔以各種丸子、粉條、大白菜,稱為“吃全年飯”。
支付新年電話
春節拜年的習俗由來已久,至今仍經久不衰。首先是家庭拜年,在壹個家庭中,晚輩給長輩拜年,同輩之間互相拜年;後來的拜年是給未服五服的長輩拜年;最後是遠拜,給五福的長輩和親友拜年。以前拜年要磕頭,現在壹般只打個招呼。商人不僅要打招呼,還要祝賀對方富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他們壓歲錢。臨清的第壹天,男人和已婚婦女參加拜年。男女分開,先拜長輩,再拜家裏所有的長輩。這被稱為“全家新年祝福”。之後,族長帶領他們到不同姓氏的寺廟和祠堂裏拜神,這壹年被稱為“村拜年”。最後,村長指揮全村人在村裏的十字路口互相拜祭,解決往年的糾紛和恩怨。這壹年被稱為“拜年和團結年”,運城等地有“在春節乞討很長時間”的習俗。起床後,孩子們默默地擁抱著臭椿,唱起了《臭椿王,妳長粗我長,妳長粗做料,我長穿衣服》。而鄒城則有夯鼠洞的特殊習俗。第壹天早上,他用面棍搗鼠洞,說:“戳,戳,戳,十只老鼠九只瞎,壹只不瞎,要我來戳”,以保證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