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莊是藏族民間舞蹈。節日或農閑時跳舞,男女圍成壹圈,從右到左,載歌載舞。與西藏奴隸社會及早期的罵人活動有關的“果桌”——鍋莊舞,逐漸演變為歌舞結合的圈層歌舞形式。
鍋莊舞又名“鍋卓”、“格壯”、“卓”,藏語意為圈舞,是藏族三大民間舞蹈之壹,分布在昌都、那曲、四川阿壩、甘孜、雲南迪慶及青海、甘肅藏族聚居區。
鍋屋分為大型宗教祭祀活動的“大鍋屋”,傳統民俗節日的“中鍋屋”,親朋好友聚會的“小鍋屋”,規模和功能各不相同。還有人把它分為“大眾鍋村”和“喇嘛鍋村”,鎮鍋村和農牧區鍋村。
跳舞時,男女壹般手拉手圍成半圓形,壹人領舞,男女壹問壹答,兩人壹組反復演唱,無器樂伴奏。
整個舞蹈由兩個階段組成:先慢後快。基本動作有“跨腿飄動”、“繞步”、“跨腿下蹲”等。舞者的手臂主要是改變舞姿,隊形順時針移動。圓圈有大有小,“龍搖尾巴”的圖案偶爾變換。
《鍋莊》——藏族民間舞蹈。節日或農閑時跳舞,男女圍成壹圈,從右到左,載歌載舞。與西藏奴隸社會及早期的罵人活動有關的“果桌”——鍋莊舞,逐漸演變為歌舞結合的圈層歌舞形式。
《清史稿·樂記》音譯為“郭莊”,現代稱之為“格莊”,但《魏藏通誌》說是圍著鍋和石堆跳舞的意思。藏族舞蹈概述:過去康定地區有壹個叫“鍋莊”的商業組織。這種商行收購土特產,代客戶轉運,路過的藏族商人常常帶著他們的過夜幫工住在裏面。
晚上,他們經常在院子裏的石鍋裏煮茶抓爛袍子,茶後不時圍著壁爐唱歌跳舞,趕走壹天的疲憊和勞累,保持旺盛的精力,適應惡劣的環境。
“鍋莊”壹詞由來已久,是“卓舞”的俗稱。卓是藏語的音譯。根據《昌都鍋莊》的歌詞和民間傳說,卓舞這種古老的民間舞蹈形式早在吐蕃時期就已存在。卓武早期與藏族奴隸社會和罵街活動有關,後逐漸演變為歌舞結合的圈層歌舞形式。
清史音譯為“郭莊”,近代稱為“格莊”。趙爾豐等人撰寫的《清史稿》卷壹壹壹《七十六樂八錄》中記載“高宗平定金川,樂日大郭莊贏十舞。每兩人壹舞,身穿繡袍,戴靈,掛珠,斜系黃藍帶,互相交叉。”
藏區鍋村的這種描述,在解放初期的昌都寺鍋村還能找到。
鍋莊舞形式多樣,反映勞動生活,被稱為“羊毛鍋莊”。反映結婚儀式的叫“慶忌鍋莊”;有表現生活情趣的“兔鍋農場”(混合模擬兔子的跳躍動作)和“醉鍋農場”(以戲謔的動作模仿醉漢的姿態,表現身體的靈巧)。
鍋莊舞剛健挺拔,既表現了舞蹈又強調了情感的表達。舞蹈流暢自然,優美飄逸,既體現了西藏藏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又具有壹定的力量和跑跳動作,動作幅度大,具有明顯的體育舞蹈訓練價值和鍛煉價值。
藏族民間體育的風格可以體現在表演者的裝飾、動作的節奏、表演時舞姿的變化等方面,鍋莊舞的健身功能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