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他們健康長壽。長輩可以把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發給晚輩。都說壓歲錢可以鎮邪,因為“老”和“特”諧音,晚輩可以用壓歲錢平安度過壹年。壓歲錢有兩種,壹種是把彩色的繩子穿成龍的形狀放在床腳,這是燕京年記載的;另壹種是最常見的,就是父母把分發給孩子的錢用紅紙包起來。
春聯又稱“門到門”、“春帖”,是對聯的壹種,因在春節期間張貼而得名。春聯的壹個來源是符濤。起初,人們用桃花心木雕刻人物,掛在門邊以辟邪。後來他們把門神畫在紅木上,再簡化,把門神的名字寫在紅木板上。春聯的另壹個來源是春貼。
古人在春天開始時越來越多地張貼“宜春”壹詞,並逐漸發展成為春聯。春聯真正的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倡導有關。據清代陳尚谷《毛雲樓雜記》記載,有壹年朱元璋準備過年的時候,下令每家每戶都要貼壹副春聯,以示慶祝。
中國新年習俗簡介: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娛樂、美食為壹體的民間節日。春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由古代年初祈求新年的祭祀演變而來,在繼承和發展中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拜年活動以獻願、祈福為核心,以除舊、祭祖、驅邪、祈求豐收的形式進行。內容豐富多彩,生動喜慶,年味濃郁,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髓。春節期間,全國各地都會舉行各種新年慶祝活動,由於地域文化不同,習俗內容或細節也有差異。
過年歷史悠久,在傳承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壹些相對固定的習俗,很多流傳至今,如置辦年貨、掃塵、貼對聯、吃年夜飯、守年夜飯、過除夕、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祈福拜神、賽龍舟、辦廟會、敲鑼打鼓、放花燈擺酒、賞花燈等。傳統節日儀式及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