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節。它是秋天的中間,所以它被稱為中秋節。在中國的農歷中,壹年分為四季,每個季節又分為孟、中、吉三個部分,所以又叫中秋節。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滿月更圓更亮,因此也被稱為“月夜”和“八月節”。這壹夜,
古代中國人民有“秋落月落”的習俗,即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舉行迎寒祭月的活動。擺了壹個大香案,擺上了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被切成蓮花形狀。在月亮下面,月亮神被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
如今,在月亮下玩耍的習俗遠不如舊時代流行。不過,辦酒席賞月還是很流行的。人們喝酒祈求月亮來慶祝更好的生活,或者祝願遠方的親人健康幸福,和家人過上“美好的生活”。
中秋節的習俗和形式很多,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節的起源和傳說
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壹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皇帝有壹套祭祀制度,春天祭祀太陽,秋天祭祀月亮。早在《李周》壹書中,就有“中秋節”壹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學者紛紛效仿。在中秋節,他們看著天上又亮又圓的月亮,表達他們的感情。這種習俗流傳到了民間。唐太宗紀記載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流行於宋代。到了明清時期,它和元旦壹樣有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壹。
中秋節的傳說非常豐富,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砸藥等神話故事廣為流傳。
中秋節的傳說之壹——嫦娥奔月
相傳古時候天上同時有十天,莊稼都曬死了,百姓苦不堪言。壹個名叫後羿的英雄有著無窮的力量。他同情苦難的人民,爬上昆侖山頂,拉開弓,壹口氣射下九個以上的太陽,命令最後壹個按時起落,造福人民。
後羿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他娶了壹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叫嫦娥,除了打獵,後羿整天和妻子呆在壹起,人們羨慕這對美麗恩愛的夫妻。
許多仁人誌士來此求學從師,別有用心的孟鵬也混了進來。
壹天,後羿去昆侖山訪友求道。他碰巧遇到路過的王太後,向她要了壹包長生不老藥。據說吃了這種藥後,他可以立即升天成仙。但是後羿舍不得離開妻子,只好暫時把長生不老藥交給嫦娥,嫦娥把藥藏在梳妝臺的百寶箱裏,被小人看見了,他想偷。
三天後,後羿帶領隨從去打獵,別有用心的孟鵬裝病留了下來。後羿把他們帶走後不久,孟鵬持劍闖入裏屋的後院,威脅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鵬的對手。危機時刻,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箱,取出仙丹,壹口吞下。嫦娥吞下了藥,她的身體立即漂浮起來。
晚上,後羿回到家,丫鬟們哭訴著白天發生的事情。後羿又驚又怒,拔劍要殺惡徒。孟鵬提前逃走了。後羿氣得心都碎了,仰望夜空呼喚妻子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有壹個像嫦娥壹樣晃動的身影,他盡力了。
後羿無奈,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來到嫦娥最愛的後花園,擺上壹桌香,擺上她最愛的蜂蜜和鮮果,在月宮遙祭嫦娥。在聽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人們在月亮下擺上香案,祈求好運和平安。
從此,拜月中秋節的習俗就在民間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