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測範圍廣、信息采集範圍廣。
壹幅Landsat TM影像可以覆蓋34225km2的面積,只需要500多幅影像就可以覆蓋中國全境,這對國土資源調查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遙感圖像反映了目標對象的宏觀特征,使得在大區域乃至全球範圍內研究生態環境和資源成為可能。許多大的特征,如幾千千米長的地殼深部裂縫,直徑為千千米的大型環狀結構,只能在衛星遙感圖像上顯示出來。
2.獲取的信息內容豐富,可以實現動態監控。
遙感技術獲得的數據非常龐大。如七個波段的LandsatTM影像量為270M,覆蓋全國的TM數據量可達135kM,遠遠超過傳統方法獲取的信息量。同時,當代遙感技術已經能夠覆蓋大氣窗口的所有光學遙感,包括可見光(0.4 ~ 0.76微米)、近紅外(0.76 ~ 1微米)、短波紅外(1 ~ 3微米)、熱紅外(8 ~ 14微米)、微波(65438)。遙感的光譜分辨率正逐步從單波段、多光譜遙感向高光譜遙感發展。如新興的高光譜遙感,其傳感器在0.4 ~ 2.5微米範圍內可細分為幾十甚至上百個波段,光譜分辨率將達到5 ~ 10 nm。與此同時,衛星遙感的空間分辨率也逐漸從幾公裏、幾百米、幾十米發展到幾米甚至幾十厘米。航空數字攝影測量可以獲得更高的空間分辨率。如TM衛星影像的最高空間分辨率可達15m(ETM+);SPOT衛星影像的空間分辨率在全色波段可達2.5m和5m,在多光譜波段可達10m。美國IKONOS影像數據分辨率可達1m和4m;Quickbird影像數據的空間分辨率最高可達0.61m。時間分辨率從半小時、2天到30天不等,形成壹系列不同的時間分辨率。比如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可以半小時觀測壹次地球(FY-2氣象衛星);太陽同步軌道(如NOAA氣象衛星和FY-1氣象衛星)每天可以對同壹區域進行兩次觀測。這種衛星可以探測到地球表面和大氣在壹天或幾個小時內的短期變化。地球資源衛星(如Landsat、SPOT和CBERS-1)分別對同壹地區進行16天、26天或4 ~ 5天的重復觀測,以獲取某個事物在壹個重訪期內的動態變化數據。這些發展極大地擴大了我們可以獲得的信息範圍,也豐富了我們所獲得的信息內容。衛星對地球各部分的周期性觀測,使得進行動態觀測、獲取新奇信息成為可能,從而實現對地球的動態變化監測。
3.獲取信息方便快捷。
利用遙感技術獲取信息不受地形限制。對於高山冰雪、戈壁沙漠、海洋等地區。,衛星照片可以獲得很多用壹般方法不容易獲得的有用信息。同時,衛星也可以覆蓋地球的任何壹個角落,覆蓋整個地球,不需要任何政治或地球條件。這使我們能夠及時獲取各種地表信息,大大縮短了過去測繪農田、森林、城市等大面積區域所需的時間,從幾年縮短到十幾年。例如,在英國,其24×104km2的常規地面調查需要6000人工作6年,而現在衛星遙感只需要4人工作9個月。
4.綜合性強
目前,遙感、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的集成技術豐富了環境信息的獲取、分析和表達手段,形成了多層次的空間、多波段、多時相的對地觀測與監測綜合體系。這套系統從地理空間(經緯度、高程)、光譜空間和時間空間三個空間提供地物信息,使我們能夠更全面、更深入地觀察和分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