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鄒城的地形怎麽樣?

鄒城的地形怎麽樣?

鄒城,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被譽為“孔孟之鄉、辣木之鄉、文化發祥地”,全市轄13個鎮、3個街道、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總面積1616平方公裏,總人口116000。

鄒城市位於山東省中南部丘陵地帶,地勢東高西低,大部分海拔在200-300米之間。

地形復雜,明顯不同。

山地和丘陵約占全市總面積的70%,平原約占全市總面積的30%。

山區主要集中在東部和南部。

鳳凰山最高峰海拔648.2米。

山地植被和林業資源種類繁多,是發展果業和畜牧業的主要基地。

丘陵地多沙,適宜耕種,適宜發展經濟林,也是全市花生、紅薯的集中產區。

平原中鄒溪湖和東山前有沖積平原,東、南、北三面環山。土壤肥沃,是重要的糧食和蔬菜產地。

?境內地質構造復雜,地層發育良好,從太古宙到第四紀,各個階段地層均有發育。

全境有長平山、尼山、蓮青山、鳳凰山、浮山六大山系。

其中,海拔500米以上,風景優美的有4處;水系呈脈狀分布。河流有白馬河、泗河、王雲河、石墻河、遼河和小伊河,主要是泗河和伊河。

為鄒城發展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我國有大小水庫110座,在旱澇保收中發揮了良好的作用。

?鄒城屬於暖溫帶過渡型季風氣候,大陸性氣候特征明顯,四季分明,降雨集中,雨熱同步。

春天快,多風多雨,經常發生春旱;夏季多受海洋季風控制,高溫多雨天氣;秋季,空氣清爽,氣溫下降迅速,但也有秋旱和連續陰雨天氣;冬季受大陸性季風控制,雨雪稀少,寒冷幹燥。

據統計,歷年平均年降水量為752毫米。

日照充足,> 0℃年平均積溫5316.9℃,10℃年平均積溫4785℃,日照時數2431.3小時,年無霜期202天。

幹旱、洪水、幹熱風和冰雹是該市的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產構成極大威脅。

?由於地形復雜,構造活動強烈,地質環境條件脆弱,工程和經濟建設活動頻繁,地質災害發育明顯。鄒城市東部山區和西部采煤沈陷區地質災害易發,滑坡、崩塌、地面沈降等隱患多,分布廣,突發性強,破壞性大。

?鄒城市巖漿巖主要分布在鄒城市東部的嶧山斷裂以東。本區巖漿巖主要有:新生代喜馬拉雅期的巴布莊超單元、中生代燕山晚期的沂南超單元、元古界呂梁期的洪門超單元、四海口超單元和敖萊山超單元、新太古代五臺山期的義山超單元、新太古代阜平期的南澇坡超單元、蒙山超單元和萬山莊超單元。

  • 上一篇:超市裏賣彩票
  • 下一篇:鍋貼的家常做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