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萊館內,參觀者可通過觸摸屏了解文萊從第壹個國家發展戰略直至2035年的發展藍圖。同時館內的4D影院將通過視頻、聲音、風及雨水來展示文萊的多彩風貌。在展館出口處有當地特色的食物,及文萊獨特的手工編織展示。
在面積為5.3平方公裏的上海世博園內,文萊國家館規模雖然不大,但絕對是小而精湛。文萊國家館全方位展示著文萊達魯薩蘭王國獨特風貌。據館內的工作人員介紹,自世博會開幕以來,平均每天參觀文萊館的觀眾人數達8000多人。走進文萊館,各種皇家禮器和來自文萊博物館的件件珍貴藏品耀眼奪目,成為參觀者關註的焦點。文萊博物館展覽局負責人默哈末亞明先生告訴記者:“在這裏參觀者可以看到現任蘇丹,也就是文萊最高國家元首在1968年登基大典時使用過的皇家禮器。同時,我們還帶來了許多具有百年歷史的珍貴藏品。”
本次上海世博會,文萊主打文化牌,文萊著名的木雕藝人薩博利和巴迪克畫家再納爾先生每天上午都會在文萊館中現場表演傳統手工藝品制作,總能吸引眾多遊客圍觀。
薩博利先生在傳承木雕藝術的同時,還把對其他傳統文化的保護融入到他的創作中。在表演現場,他拿起壹把木刻小短劍介紹說:“這種名為‘格裏斯’的短劍以前是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地勇士們使用的武器。我擔心如果不以其他的形式把它保存下來的話它就失傳了,年輕壹代不知道什麽是‘格裏斯’。我就嘗試用木材來制作這種短劍,使它變的得不那麽危險且易於保存。當有人看到我的木雕問這是什麽的時候,我就可以告訴他,這是‘格裏斯’,在古代是勇士們使用的武器。這樣它就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傳了。”
和薩博利先生壹樣,巴迪克畫家再納爾先生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為傳承和發揚巴迪克藝術而努力。再納爾先生認為,傳統手工藝人應該對科技的進步抱積極的態度,並且利用科技的進步使巴迪克藝術進壹步發揚光大。坐在顯示著精美的巴迪克圖案的電腦顯示屏前,再納爾先生說:“我們應該接受現代科技,好好利用它,用科技的手段促進巴迪克藝術進壹步發展。我在這裏實踐的就是怎樣把兩者結合起來。我們現在用電腦來做巴迪克的圖案設計,所以必須要掌握壹定的電腦知識。然後再進行工業化生產。這樣可以節省勞動力。在文萊勞動力是稀缺資源,熟練掌握巴迪克手繪技術的人就更少了。”
除了傳統手工藝的展示,文萊人也把他們的清真飲食文化帶到了上海。文萊皇家餐飲公司餐飲總監阿都拉尼先生說,清真食品並不是只適合穆斯林,其他人也應該嘗試壹下:“我們從文萊帶來的特色美食包括文萊椰漿飯、傳統草藥咖啡、情人面包,當然還少不了拉茶。其中最受遊客歡迎的是椰漿飯。我們真的沒想到上海的遊客這麽喜歡我們的椰漿飯。不只是穆斯林,很多其他遊客都來問我們什麽是椰漿飯。我們作為食品的提供方感到非常感動。我們也希望將來能在上海開設專門提供文萊美食的餐館。”
中文兩國即將迎來建交20周年。為此,文萊國家館還通過大量詳實的圖片和照片展示了中文兩國從古至今的友好交往歷史以及兩國政府和民間組織為增進彼此互信,推進互利合作所做的各項努力。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馮左庫先生在參觀了文萊國家館後說,通過參觀文萊國家館,可以讓更多的中國人了解文萊,以便今後有機會到文萊旅遊,投資和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