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安曲江藝術館臨時展廳以“東博齋收藏展”為主題,集中展示了該館創始人的個人收藏,其中大部分是海外收藏的中國古代藝術品。其中“董波”出自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名字,也是博物館創始人的名字,很有深意。
本次展覽分為三個章節:幸福快樂,錦衣華府,和金磚大地。通過大量明代萬歷年間的皇家金器和明清蘇州生產的28塊“金磚”,展示了當時傳統工藝的審美價值和最高水平。
1,從此幸福
走進展廳,金碧輝煌,擺滿了金色的文物。這些文物主要是明代萬歷年間(1601)銀座局制作的金器,包括發飾、耳環、花瓶、捧壺、花籃、如意等不同類型,對研究當時的金器制作工藝、審美旨趣和傳統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累絲嵌寶八角金花籃
壹種嵌有金銀玉石的盛壺
鏤空鑲金龍吊墜
這裏有壹對鑲嵌寶石的雙鳳柄金花瓶,外形呈六角形,紋飾基本壹致。瓶身由粗細不壹的金絲制成,兩邊各有壹只站立的鳳凰。長長的尾巴壹直延伸到瓶頸處,每邊都裝飾著樹枝和各種各樣的花。
鑲龍金托和金爵表面雕有兩條四爪海龍和飛魚,周邊飾有靈芝狀雲紋。爵足頂端為龍頭,兩側為龍紋,筷子上為雷紋。覺陀雕有淺浮雕蓮花,飾以花卉和如意,表面鑲嵌寶石。
除了中國古代皇家金器外,還有當代玉器藝術大師胡先生創作的玉器藝術品,相得益彰。這些玉器體積大,品種多,工藝精湛,采用了描金、鑲嵌、鏤空等工藝。
萬坤
和平與幸福
於龍天翔
2.金逸華府
展廳壹角,有壹整幅巨型織錦,長7.75米,寬6.1米,四面有洞。據推測,這塊織錦是乾隆年間制作的,可能是掛在皇宮裏的。
織錦表面繡有五條五爪金龍,周圍環繞藏傳佛教中的八種吉祥圖案(寶傘、寶魚、寶瓶、蓮花、白海螺、吉祥結、勝利樓、金輪),體現了清代帝王的宗教信仰。
清代,南京成立江寧織造所,織機3萬余臺,工人近30萬人,創造了歷史最高成就。2009年,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編織技藝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金磚四國
展廳的墻上,擺放著28塊明清時期的金磚,呈方形,大小壹致,烏黑發亮。所謂的“金磚”,不是金子做的,而是精工細作,經歷了刨磨、打蠟、見光等復雜步驟。
每塊金磚邊上都有銘文,大多是單行刻,格式規範。壹般有三四個邊封,分別叫年、官、窯戶,包括皇帝年號、大小、監造官職位、窯戶名稱。
今天我們能看到“金磚地面”的震撼場景是故宮的太和殿,這裏的地面是由4700多塊2尺見方的金磚鋪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