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裝:錫伯族早期的服裝材料主要是鹿皮和豬皮,更註重防寒保暖的功能。錫伯族的服飾也因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差異和不同民族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和變化。錫伯族傳統服飾吸收了蒙古族、滿族、漢族等民族服飾的優點。
2.節日:錫伯族的許多傳統民間節日大多與漢族相同。比如春節、清明節和端午節。每年農歷大年三十前,家家戶戶都要殺豬宰羊,做各種年菜、年糕、炸果子。除夕夜,全家人開始壹起包餃子,正月初壹餃子下鍋。第二天吃長壽面。做長壽面時,先做高湯,再把面放在另壹個鍋裏煮,撈出水,吃的時候加高湯,象征著送舊迎新。
3.字面意思:錫伯族的文藝內涵豐富多彩,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民間文學是民族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民歌、民間故事、諺語、謎語和格言警句。民歌分為敘事歌、苦歌、薩滿歌、頌歌、勸導歌、風俗歌、田野歌、狩獵歌、情歌、婚禮歌、新民歌等等。民間故事包括傳說、童話、動物、寓言、神話和謎語。
4.禮儀:錫伯族有講究禮儀、尊老愛幼、熱情好客、崇尚整潔的傳統美德。錫伯族人對他們的客人非常熱情,會用最好的食物和飲料招待他們,並給他們禮物。錫伯族人對長輩非常尊敬,會用敬語稱呼,逢年過節或生日會送上祝福和禮物。錫伯族人珍惜自己的家園,定期打掃和裝飾,在新年或婚禮等重要日子懸掛彩旗和燈籠。
錫伯族的建築特色:
早在清朝,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的錫伯族都形成了村鎮。西遷的錫伯族挖通察布查爾運河後,基本形成了八魯牛(又稱尕山)的聚落形態。魯牛既是壹個經濟單位,也是壹個戰鬥單位。起初,每個牛棚都有高高的圍墻,有東、西、北、南四個門,從兩三百戶不等。
每家每戶的院子大小不壹,從兩三畝到四五畝不等。庭院南北多為長方形,四周各種樹木環繞。院落四周都是矮墻,分為兩間房子,南院種著各種瓜果蔬菜,北院種著棚子、樹木、五谷。房屋多為人字形土坯斜頂房或木框架斜頂房,多為南北朝向。臥室裏有火炕,大多是南面和西北面的“三環炕”。西屋多為長輩居住,東屋為晚輩居住,中間隔成過道的廚房。
錫伯族的住房日益向磚木結合、鋼筋混凝土結構發展。過去清朝遺留下來的人字形屋頂房屋已經淘汰。個別村落只作為文物保存。這種房子的造型是學滿族的,造價較高,人工和材料較多。現在的住宅趨向於磚木結構和“來蘭皮”結構的組合。有很多房子都是鋼窗鋼門,而不是木門窗。個體農民也建起了樓房。
錫伯族的建築藝術主要體現在民居和寺廟建築上。錫伯族的房子,很大的人字形屋頂,寬敞大方,屋檐大約半米寬,窗戶很大。有的房子有四五個窗戶,窗戶的格子形狀很精致,小而多彎,幾乎像雕刻。如果沒有精細的技巧,是做不到的。而且門框、窗戶、屏風上都有精心雕刻的圖案。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錫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