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歷史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歷史

長江三角洲文化歷史悠久,發達的水系和豐富的土地優於全國農業和手工業,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壹個相當大的城市群。從明朝到清朝,長江三角洲出現了南京、杭州、蘇州、松江九大商業、手工業城市及其交易中心。揚州、無錫、常州糧食集散地,湖州印刷文具生產交易中心。上海(元代建縣)此時已發展成為沿海南北貿易的重要商業中心。

近代以來的150多年間,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鴉片戰爭後,對外開放條件下商品經濟大發展的初期,長江三角洲地區新興近代工商業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階段。(1842-1949)這個階段,洋貨開始湧入中國,中國的原材料產品開始出口,外貿和金融機構開始進入中國。同時,早期現代工業的進口替代也開始發展。此時的上海,通過19世紀下半葉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成為壹個工商業大都市,並在20世紀30年代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的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和工業中心。同時,無錫、南通、寧波也通過優越的地理位置對外貿易,以香港為二級重要城市繁榮城市。杭州、鎮江、揚州、蘇州、常州等老城區的地位因為大運河的衰落而下降。

計劃經濟時代長江三角洲城市功能趨同階段。(1949~1978)這壹階段,在各種特殊的環境條件下,中國選擇了蘇聯式的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和封閉的經濟發展戰略。城市無壹例外地經營大規模產業,把消費型城市變成生產型城市,使得城市的功能趨同,城市化進程極其緩慢。

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群的城市功能發生了重新分化和重組。上海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再次成為國際大都市。整個城市群的經濟中心、第三產業關系、城市功能進行了重新定位和劃分。通過以上對歷史上特別是近代以來上海及其周邊城市群發展演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壹個結論:整個長三角地區城市群中心城市的發展是以發展交通等基礎設施為基礎,依托港口、水路、交通樞紐等重要區位,引進對外聯系,以上海為貿易、金融、信息中心向海外發展。這也是中國經濟從封建農業經濟發展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經濟再到市場經濟的趨勢。解放後,雖然經歷了計劃經濟的趨同發展階段,但改革開放後,城市功能重新定位和調整,仍然回到了依托上海、依托交通、向海外發展的方向。這是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必然。其間,上海的中心地位有壹個從確立到消失再到重新確立的過程,整個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網絡也經歷了壹個從發展到停滯再到重新發展的過程。

2010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準實施的《長三角區域規劃》明確了長三角發展的戰略定位,即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世界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到2015,長三角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到2020年,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長三角城市群已成為國際公認的六大世界級城市群之壹。

2014年,國務院文件《國務院關於依托黃金水道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到了沿江五大城市群的發展規劃和戰略定位,其中安徽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壹部分,首次參與長三角壹體化發展。

2065 438+05 15 2月3日,長三角地區三省壹市主要領導論壇在合肥召開。全面總結了“十二五”以來長三角區域合作發展情況,深入交流了今年以來三省壹市參與“壹帶壹路”和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建設、促進長三角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措施和經驗, 全面分析了當前國際國內新形勢和長三角壹體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圍繞“謀劃“十三五”長三角協同發展新篇章”這壹主題,就深度融入國家戰略、推動

  • 上一篇:野外釣鯽魚怎麽卡?如何調出清晰的停頓?
  • 下一篇:集成墻面和傳統墻面各有什麽優缺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