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陀螺昵稱花樣百出的現象形成對比,關於這個遊戲的時間和演變也有很多看法。
有人推測陀螺儀的發明和發展經歷了手旋陀螺儀、鞭旋陀螺儀和鳴鐘陀螺儀(即“空鐘”)三個階段。壹個旋轉的陀螺是壹個圓盤,圓盤的中心穿過軸,然後用手轉動軸,使圓盤旋轉,就是宋《老武林》中所載的“千千大車、輪盤”等“兒戲之物”。據杭世俊《道堂集》記載,這種手搖陀螺在明代成為朝廷喜愛的遊戲,被稱為“妝場”。除了讓它更優雅之外,還有壹種新玩法:當它慢下來,有停下或傾斜的危險時,允許用袖子擦,也就是用外力補救。誰轉的時間長誰就贏,遊戲規則是不允許轉出事先劃定的界限。這個“袖擊”動作後來變成了小繩鞭。寫於明末的《京師風光略》壹書,曾經記載了當時北京流行的壹首童謠:“劉洋二活畫陀螺”,並介紹了具體的玩法,與現代的鞭撻陀螺壹模壹樣。據此可以推斷,手搖陀螺產生於宋代,最後在明代“妝場”轉場後發展為鞭旋陀螺,其具體時間約為明代中期或以後。
還有壹個人引用了唐代文學家袁捷寫的《惡圈》:“紫苑家有個奶媽,是個哄寶寶的轉器,寶寶開心。媽媽們把孩子和孩子聚集在壹起,幫助嬰兒享受生活……”這個“旋轉裝置”能產生“聚兒聚女”的效果,說明玩起來很吸引人,估計是個旋轉陀螺之類的。這樣手紡陀螺的產生時間可以往前推幾百年。
還有人指出:“首陀羅最遲在宋代就已十分流行,宋人留下的畫中可見首陀羅和小鞭,證明當時首陀羅的形狀與現在基本相同”(王連海《中國民間玩具簡史》,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7)。可惜的是,關於他們所依據的畫作,評論家們並沒有給出具體的解釋。
另外,有人認為陀螺儀的發明和發展應該是先有鞭旋陀螺儀,後有手旋陀螺儀和鳴陀螺儀,而鞭旋陀螺儀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出現,其依據是20世紀20年代李記和袁敦禮提出的壹份題為《尹喜村史前遺存》的考古報告。報道稱,陜西夏縣尹喜村仰韶文化遺址出土了壹個小型陶瓷陀螺。這種“小型陶瓷陀螺”的形狀和用途是否可以應用到玩具遊戲的概念中,因為實物的丟失,似乎很難找到答案。如果這個實現了,陀螺生產的時間至少可以往前推四千年。至於手旋陀螺,批評者認為是在原始社會的鞭旋陀螺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最初的制作方法是選擇壹個重量較大的方孔,在孔內固定壹個長度約壹分鐘的竹柄。雖然中國文獻中沒有這種遊戲的記載,但毫無疑問,這種遊戲壹定是在錢幣出現之後才出現的。最後發明了會唱歌的陀螺,但時間不晚於五代。日本史料證明了這壹點:日本遊戲的作者發現“念都樂”是“從中國經朝鮮”來到日本的。所謂“獨樂”就是唱歌的陀螺,“念”就是唱歌,“獨樂”和“陀螺”的聲音差不多;據《日本人名集抄》記載,其原譯名為《辨色》。該書是日本成平年間(931-938)出版的,因此推斷我國出口朝鮮和日本的唱歌陀螺是在931年(後唐明帝長興二年)之前。總之,這些資料可以彌補我國宋代以前文獻的損失(狄華《陀螺遊戲出國到朝鮮與中國》,體育史參考資料第六輯,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