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座歷史文化名城,桂林被許多遺跡和名人的古村落所包圍。這些古村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讓我們在黃墻、青瓦、石板路之間進行壹場時空對話。
陽朔縣高田鎮龍潭村
龍潭古民居位於桂林市陽朔縣高田鎮月亮山風景區龍潭村,距陽朔縣城8公裏。因村後多峰林,有形似水龍頭的山,山腳下有數百畝深潭,故名。其建築融合了南北方的建築藝術特色,具有很高的建築研究價值
作為壹座歷史文化名城,桂林被許多遺跡和名人的古村落所包圍。這些古村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讓我們在黃墻、青瓦、石板路之間進行壹場時空對話。
陽朔縣高田鎮龍潭村
龍潭古民居位於桂林市陽朔縣高田鎮月亮山風景區龍潭村,距陽朔縣城8公裏。因村後多峰林,有形似水龍頭的山,山腳下有數百畝深潭,故名。其建築融合了南北方的建築藝術特色,具有很高的建築研究價值,尤其是在砌築排的施工技術上。其門窗雕花雕獸,可謂四百年前明清的神韻。龍潭村山清水秀,擁有“荷塘奇觀”、“弟子山”、“佛柳坳”、“犀牛泉”等10多處自然景點。
永福縣羅晉鎮崇山古民居
沖山村位於永福縣城東北20公裏處。數百年來,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輩出。有“壹秀才,三秀才,五父子”的美譽。村南保留“新祠堂”,相傳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它有壹個小青瓦,壹個堅硬的山三角形堤岸墻,壹個青磚墻,墻基是石頭,磚木結構,有三個入口和三個開口。
平樂縣張家鎮金榮村
金榮村因古榕群而得名,該古榕群由八棵千年以上的古榕組成,尤其是北街口的李連古榕和東街口風景名勝區墻上的古榕,更是難得壹見。李連古榕不僅古樸蒼勁,而且枝葉繁茂。更神奇的是,它欣欣向榮的氣根酷似樹幹,與樹枝、樹幹相連,形成幾道拱門的奇特組合群(中型汽車可從拱門下通過),使它成為可能。東街口風景名勝區的古榕是墻上的榕樹,讓人不禁懷疑先有墻還是先有榕。
靈川縣田玲鄉長淩鋼村
長崗嶺古民居位於桂林靈川縣田玲鄉淩鋼村,距桂林35公裏。它的古村落坐落在山坡上,呈弧形布局,按照緩坡逐漸連接而建。建築高大、規整、宏偉,風格統壹。長崗嶺古宅幽深,石基精美,磚雕應用廣泛,排水設施完善。整塊花崗巖的深浮雕柱基紋飾代表了桂林古代民居建築極高的工藝水平。
靈川縣田玲鄉湯滌村
湯滌古民居位於靈川縣田玲鄉四聯村委會,距桂林約30公裏。村子依山而建,有石橋、拱門、樓道建築、馬紮石、石板、地道、照壁、吻獸、雕花窗格等等,最精美的建築是繡樓。至今,村裏還保留著明末清朝的匾額、腰鼓、碗碟、床。
靈川縣朝天鄉太平村
桂林太平村位於桂林市靈川縣朝天鄉與大井鄉之間的鄉道旁,距桂林市區32公裏。清澈的朝天河在村前流過,背靠著喀斯特地貌的青山,參天古樹,潺潺溪流,縱橫交錯的建築,壹派詩情畫意的田園風情,有詩為證:“田園美景滿是收獲,山水在畫中求。壹曲牧歌驚好夢,炊煙撩撥鄉愁。”太平村太平村始建於宋末,經歷了800多年的風雨。
灌陽縣洞井瑤族鄉洞井村
洞井村地理位置偏僻,保存完好,規模宏大的民居,就像壹本蘊含著瑤族建築智慧的古書。整個村子被近2米高的胸墻圍了起來,東西南北四個村門。每戶規劃成方形,戶戶相連。像壹盤棋,筆直的路曲折如迷宮。整個村莊布局嚴謹,規劃合理,耐人尋味。
灌陽縣新街鄉江口村
灌陽縣新街鄉始建於1954,位於灌江中遊,地勢較為開闊,東臨湖南省江永縣,未來與灌陽縣接壤。全鄉轄21個行政村,人口4.3萬人,總面積169平方公裏,耕地面積4.06萬畝,其中水田3.4萬畝,旱地6550畝。地勢平坦,氣候宜人,境內盛產紅棗、雪梨、紅薯粉條、花魚、馬山草魚等。境內居住著漢族、瑤族、回族、彜族等民族。
更多旅遊指南,
請關註“豆花旅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