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面對當今復雜的國際環境和戰略格局,中國該怎麽辦?

面對當今復雜的國際環境和戰略格局,中國該怎麽辦?

面對當今復雜的國際環境和戰略格局,中國應認清形勢,抓住機遇,積極應對挑戰,有效維護戰略機遇期。

1.利用外部環境機遇,加快發展方式轉變。

世界經濟低速增長的新常態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

危機是“創造性破壞”,會淘汰落後產能,促進新產能發展。在新壹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包括以信息技術發展為先導的“互聯網+”經濟。

創新技術研發驅動的新能源轉型、基於國內和跨國互聯網絡建設的綜合發展、綠色理念倡導的新生活方式、共享經濟、3D打印、智能制造等。

這些產業將改變過去的經濟增長方式,並逐漸產生新的動力,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即將到來的新壹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了歷史性交匯,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

以變革和創新為驅動,以積極主動的姿態應對新環境,是用好新的發展戰略機遇期的重要途徑。

2.提升全球治理能力,優化發展環境。

全球性問題的凸顯是戰略機遇期內涵變化的重要原因。世界經濟的深刻調整和日益突出的全球性問題要求加強和改善全球治理。

因此,壹方面需要推動現有國際機制的改革和完善,另壹方面需要建立新的治理機制,制定新的國際貿易、投資和金融規則。

這不僅對中國參與國際經濟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也為中國在新的國際規則制定中發揮積極作用提供了機遇,“推動改革和完善國際經濟治理體系,積極引導全球經濟議程,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

3.積極應對挑戰,有效維護戰略機遇。

從國際安全環境看,盡管和平仍是時代主題之壹,但在世界格局和國際秩序深刻調整的背景下,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相互交織,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的任務仍面臨諸多挑戰。

保持長期的和平環境符合我國的根本利益。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特別是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是中國積極營造和平環境的重要舉措。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核心內涵是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這是打破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對抗的舊邏輯的重要途徑。

擴展數據:

國際戰略利益的矛盾及其發展;世界政治、軍事和經濟力量的分布和分配;主要國家之間的戰略關系及其鬥爭、制約與合作的態勢;戰爭的過程和結果,以及戰爭威脅的性質和程度。

國際戰略環境是國家安全和發展的國際條件,對國家戰略目標和利益的實現具有重大影響,決定或制約著壹個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鬥爭的對象,敵友關系,以及采取的方針、政策和戰略。

任何壹種戰略都是根據壹定的環境條件提出的,在實施過程中都受到這種環境條件的制約。因此,對國際戰略環境的分析和判斷是制定戰略決策和實施戰略過程中必須特別重視的壹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站在時代的高度,從主要國家或政治集團的戰略利益出發,在較短時期內系統考察國際戰略形勢的態勢和發展趨勢,綜合分析影響國家安全和發展的各種國際化條件,確定威懾的可能性、方向、性質和程度,從而提出正確的戰略對策。

百度百科-國際戰略環境

  • 上一篇:中國五大名窯鈞瓷簡介
  • 下一篇:聞名中外的天津飲食文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