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國傳統三大畫科

中國傳統三大畫科

中國畫可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畫科。

壹、人物畫

以人物形象為主體的繪畫之通稱。中國的人物畫,簡稱“人物”,是中國畫中的壹大畫科,出現較山水畫、花鳥畫等為早;大體分為道釋畫、仕女畫、肖像畫、風俗畫、歷史故事畫等。

人物畫力求人物個性刻畫得逼真傳神,氣韻生動、形神兼備。其傳神之法,常把對人物性格的表現,寓於環境、氣氛、身段和動態的渲染之中。故中國畫論上又稱人物畫為“傳神”。

二、山水畫

山水畫,簡稱“山水”。中國畫的壹種。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在魏晉、南北朝已逐漸發展,但仍附屬於人物畫,作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獨立,如展子虔的設色山水,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等;

五代、北宋山水畫大興,作者紛起,如荊浩、關仝、李成、董源、巨然、範寬、許道寧、燕文貴、宋迪、王詵、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趙伯駒、趙伯骕的青綠山水,南北競輝,達到高峰。

三、花鳥畫

花鳥畫,是中國畫的壹種,以花、鳥、蟲等為描繪對象的畫。在中國畫中,凡以花卉、花鳥、魚蟲等為描繪對象的畫,稱之為花鳥畫。花鳥畫的畫法中有“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三種。

工筆花鳥畫即用濃、淡墨勾勒對象,再深淺分層次著色;寫意花鳥畫即用簡練概括的手法繪寫對象;介於工筆和寫意之間的就稱為兼工帶寫,形態逼真。

擴展資料:

山水畫的幾種畫法:

1、濃墨法:墨中摻水較少,色度較深,用以表現物象的陰暗面、凹陷處和近的景物用濃墨不可過量,過多容易板滯、不生動。所以用濃墨必須沈著洗練。

2、淡墨法:墨中摻水較多,色度較淺,用以表現物體的向光面、凸出處和遠處的景。淡墨容易產生軟弱無神之弊,所以用淡墨要明凈無渣,要“淡不浮薄”。

3、潑墨法:顧名思義潑而成之,如潑水壹般,壹遍或者少遍墨。幹、濕、濃、淡同時進行,用書法的方式壹氣呵成,是典型的大寫意之墨法。

4、破墨法:是指墨與墨重疊的方式,它是兩種色度不同的墨、不同水量的墨在尚未幹時的重疊,滲化處既分明又模糊。

5、蘸墨法:將幹凈的濕筆筆尖蘸墨,使墨由筆尖向筆根自然滲開,形成由濃到淡的豐富色階。這種墨法豐富而自然,富於韻律。

6、焦墨法:指以濃墨渴筆來描繪自然物象的表現方法。因筆中水分少,勾出線有“毛”的感覺,另有壹番效果。

7、積墨法:古人多用此法。積墨,顧名思義多層積累、堆積,層層漬染,層積而厚。

此外還有破墨法、宿墨法、膠墨法等等。

參考資料:

國畫-百度百科

  • 上一篇:阿爾梅羅的西班牙足球傳奇
  • 下一篇:魯迅先生的兒童教育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