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肌型
病變:頸肩肌肉軟組織損傷,氣血凝滯;
高發年齡:30-40歲
主要癥狀:
頸部僵硬疼痛,或因整個肩背部疼痛而僵硬;
點頭、擡頭、轉頭受限;
也可能出現頭暈的癥狀。
2.神經根型
病理變化:椎間孔變窄導致頸脊神經受壓,多見於4-7頸椎;
高發年齡:30-50歲
主要癥狀:
早期癥狀是頸部疼痛和頸部僵硬;
上肢放射痛或麻木,沿受壓神經根的方向和優勢區域放射,有時癥狀的出現和緩解明顯與患者頸部的位置和姿勢有關;
患側上肢感覺沈重,握力下降,有時有東西可握。
3.椎動脈型
病變:因骨刺、血管變異或病變導致供血不足;
高發年齡:30-40歲
主要癥狀:
陣發性眩暈,復視伴眼球震顫。有時伴有惡心、嘔吐、耳鳴或聽力下降。這些癥狀與頸部位置的改變有關;
下肢突然無力塌陷,但有意識,壹般發生在頭頸部處於壹定位置時。
偶爾四肢麻木,感覺異常。
4.交感神經類型
病變:各種頸部病變刺激神經根、關節囊或項韌帶上的交感神經末梢;
高發年齡:30-45歲
主要癥狀:
頭暈、頭痛、睡眠不好、記憶力下降、註意力難以集中;
眼睛腫脹,視力模糊;耳鳴、耳朵堵塞、聽力下降;鼻塞、“過敏性鼻炎”、咽部異物感、口幹、聲帶疲勞等。
惡心甚至嘔吐、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噯氣等。
心悸、胸悶、心率變化、心律不齊、血壓變化等。
多汗、無汗、面部或四肢發冷或發熱。
5.脊髓型
病變:頸部病變導致脊髓受壓、炎癥、水腫等。
高發年齡組:40-60歲
主要癥狀:
下肢麻木沈重,行走困難,雙腳有壹種踩棉花的感覺;
上肢麻木疼痛,雙手無力不靈活,書寫、扣緊、握筷等精細動作難以完成,易脫落;
軀幹出現異常感覺,患者常感到胸、腹或下肢有帶狀束縛感;
6.混合型
以上兩種或兩種以上同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