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材料:木條、尼龍繩。
1.把紙折成菱形,或者畫壹個菱形,把多余的地面剪掉,使紙變成菱形。妳可以看到,這顆鉆石(菱形)的底部是15cm,而頂部是35cm。
2.繼續準備兩塊木頭,壹塊30厘米長,另壹塊50厘米長。把它們折成十字形,用繩子系住。十字架頂部高15 cm,下部高35 cm。
3.然後在裁好的紙的四個角上各戳兩個小洞,這樣就可以用尼龍繩把十個字固定在紙上了。
4.然後準備兩根尼龍絲,如圖。將壹根繩子的兩端系在壹根短木條的兩端,然後將壹根稍長的尼龍繩的壹端系在這根尼龍繩的中心。
5.最後,在風箏的兩端和尾部系上壹些飄帶。準備飛的時候,在尼龍繩的尾部系上壹束輕線,這樣風箏就會越飛越高!
風箏及其文化內涵介紹
1,風箏介紹
風箏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東周春秋時期發明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相傳,翟墨用木頭制作了木制小鳥,歷時三年研制而成,是人類風箏的最早起源。後來,魯班在翟墨用竹子來改進風箏的材料。直到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人們才開始用紙制作風箏,稱為“紙風箏”。
到了南北朝時期,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隋唐以來,由於造紙業的發展,人們開始用紙糊風箏;在宋朝,放風箏成為壹項受歡迎的戶外活動。
2.文化內涵
風箏在中國有2000多年的歷史。從傳統的中國風箏中,我們隨處可見吉祥寓意和吉祥圖案的影子。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們的祖先不僅創造了凝結著中華民族智慧的精美字畫,還創造了許多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圖案。
它通過圖案的形象賦予人們幸福、吉祥、祝福的含義;它融合了人們的欣賞習慣,反映了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滲透了中國的民族傳統和民俗風情,因此在民間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