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融合了很多西方元素,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在香港依然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在香港人的春節習俗中得到了精致的展現。
每家每戶都要有壹個“滿滿的盒子”,圓圓的外表象征著幸福的團圓,整個盒子裏裝著各種糖果和零食。
春節的招牌菜是“鍋菜”,由魷魚、蘑菇、對蝦、發菜、紅燒肉等豐富的食材在鍋狀容器中燉煮而成,象征著家人團聚、滿屋歡慶。
香港流行壹句話“28歲不洗衣服,不洗就不會生病”。除了壹般的清潔,香港人還會進行自己的清潔,包括洗頭、洗澡、理發。據說過年前做這些大掃除可以消災、祛病、招財。
臺灣省的風俗
圍著爐子。除夕夜,圍坐在壹張圓桌旁,吃著火鍋。桌上的每壹道菜都要放筷子。“圍竈”時,方桌下放壹個新的炭爐和壹把新的葵花扇,扇子和爐子上貼上用紅紙寫的“春”和“福”。在年夜飯中,吃的壹般是象征性的,比如吃“韭菜”(諧音,意為“長命百歲”):吃蘿蔔(臺灣省同胞稱蘿蔔為“菜頭”)意為顏色好;吃“全雞”就是全家福(“雞”與“家”諧音);吃魚丸、蝦丸、肉丸,意為“三元和”(丸與元諧音,三元意為狀元、會元、解元);大多數家庭都想買血蛤(貝類)。貝殼象征金銀,吃剩的貝殼要象征性的留著,表示全家不缺錢。
澳門的風俗
除夕夜,觀新春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壽穗在打麻將,看電視,敘舊聊天,享受天倫之樂;大概是受西方聖誕節和情人節的影響,澳門的人們也爭相購買壹些吉祥的花木來迎接新年,如今這已成為澳門的壹種習俗。
澳門在農歷除夕舉行花市,多為桃花、水仙、盆栽竹、盆栽橙。花富貴旺,願平安,花吉祥新壹年的美好未來。
春節當天,澳門人講究“利市”,這是紅包。這壹天,老板見員工,長輩見晚輩,甚至已婚者見未婚者,都要“利場”。
“利市”是為了表示好運。澳門人把大年初二稱為“開年”。習俗是吃“年夜飯”,必須有發菜、生菜、鯉魚,才能賺錢獲利。
“過年”過後,澳門已經完全回歸了中國傳統的過年習俗。直到元宵節,也是煙火節,玩龍獅,興高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