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抓清淤除草
養了壹年蝦的蝦塘,由於殘留餌料和糞便的堆積,塘水變淺,有毒物質增多。因此,蝦苗放流前,需要進行清淤,保證池塘水深在1.2米以上,再用漂白粉“除野”,從而改善對蝦的生長環境。
第二,抓肥抓水及時繁殖餌料拋秧。
4月下旬向蝦池放水使水深達到0.5米,每畝施尿素2.5公斤,使藻類、輪蟲等。在池塘中大量繁殖,從而達到肥水繁殖基礎餌料的目的。5月20日左右投放適量的苗種,每畝3-4萬株,投放健康的蝦苗。
第三,註意調節水質
在養蝦初期,換水次數相對較少。當池水透明度下降到15-20cm時,應換水壹次,換水量占池水的1/2。養殖中期每隔10 ~ 15天換水,養殖後期每隔5 ~ 7天換水,換水量為池水的1/4。換水的方法是先把池底的水放掉,再補充新的水。有必要防止該表面排水。重要提示:雨季不要大排水大灌溉,要把地表的淡水排幹,保證池水鹽度相對穩定。
第四,捕捉合理的誘餌
應使用自制的推網,每天早上5點取樣50至100只對蝦,仔細觀察對蝦的胃和生長情況。同時要用轉網測量對蝦在池塘中的存活情況,做到對蝦發育後期合理投餵,每天投餵6次。日出前和日落後投餵壹次,占日投餵量的40%,夜間每4小時投餵壹次,占日投餵量的60%。日投餵量池塘周圍80%,沙灘20%。但當池內水溫超過30℃時,水中溶解氧低時,水質惡化時,霧大氣低時,新水註入後1小時。
五、抓防止浮頭
時刻觀察,發現岸上有雄蝦和小魚,說明水中缺氧是野生浮頭的前兆。這時候就要全天候搞活水,或者做人工波浪,人工氧氣,水降溫,增氧劑。後半夜容易缺氧就不能餵了。壹定不能發現浮頭攪起圈裏的泥沙,只能加重大蝦的死亡。